时间: 2025-05-09 17: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15:28
原文展示:
长镵白木柄,斸破一庭塞。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晓来风,夜来雨,晚来姻。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白话文翻译:
手持长镵,白木柄,破开满庭的寂静。几枝几枝的绿意生长,恰好在小窗前。要让花朵四面绽放,与千朵草心相和,向我展示最美的姿态。何必非得是兰花与菊花,生命的活力总是令人欣喜。清晨的风,夜晚的雨,傍晚的烟。是他酿造了这春色,又无情地送走了岁月。我便想在江边砍伐茅草,只怕那空林中的衰草,憔悴得让人不忍心看。歌罢之后,再来一杯,与你一起绕着花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惠言(1761-1802),清代文学家,字皋文,号茗柯,江苏武进人。他的诗词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和比喻。这首诗是他在春日里写给学生杨生子掞的,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的“长镵白木柄”等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长镵白木柄,斸破一庭塞”开篇,以农具的形象引入,打破了庭院的寂静,为后文的生机勃勃铺垫。“三枝两枝生绿”等句,通过对植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而“晓来风,夜来雨,晚来姻”则巧妙地运用自然现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春色的酿造。结尾的“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春日抒怀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长镵白木柄,斸破一庭塞:手持长镵,白木柄,破开满庭的寂静。这里的长镵象征着劳动,白木柄则增添了一丝朴素的美感。斸破一庭塞,意味着打破了庭院的寂静,为春天的到来铺垫。
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几枝几枝的绿意生长,恰好在小窗前。这里的“生绿”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而“位置小窗前”则增添了一丝亲近自然的感觉。
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要让花朵四面绽放,与千朵草心相和,向我展示最美的姿态。这里的“花颜”和“草心”都是春天的象征,而“向我十分妍”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何必非得是兰花与菊花,生命的活力总是令人欣喜。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所有生命活力的赞美,不局限于特定的花卉。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姻:清晨的风,夜晚的雨,傍晚的烟。这里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也增添了春色的酿造感。
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是他酿造了这春色,又无情地送走了岁月。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春色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我便想在江边砍伐茅草,只怕那空林中的衰草,憔悴得让人不忍心看。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也担心自然的衰败。
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歌罢之后,再来一杯,与你一起绕着花丛。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长镵白木柄”象征什么? A. 劳动的朴素美 B. 春天的生机 C. 花朵的美丽 D. 自然的衰败
诗中“三枝两枝生绿”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晓来风,夜来雨,晚来姻”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转 B. 春天的生机 C. 花朵的美丽 D. 自然的衰败
诗中“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美的欣赏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C. 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D.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答案:1. A 2. A 3. A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