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1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1:59
杨万里《和张器先十绝 其三》
谁云涸辙困波臣,合脱青鞋立缙绅。寄与有司高著眼,后来文格待渠新。
谁说在干涸的车辙中就困于波浪之中呢?我愿意脱下青色的鞋子,站在士大夫之中。请把这份诗稿寄给有权势的官员,让后来的文人都能期待他的文章会有所创新。
这首诗提及的“涸辙”与“波臣”可能暗示了士人的艰难处境,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关切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缙绅”与“有司”则是对当时社会阶层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影响到有权势的人。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这首诗可能是在杨万里与张器先交流时应景而作,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社会地位和文人风格的思考,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并影响社会。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阶层的反思和对文人身份的自我认同。开头以“谁云涸辙困波臣”引出,质疑社会上对士人处境的悲观看法,继而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愿意脱去青鞋,选择站在缙绅之中,显示出诗人对自身价值的坚持与追求。
接下来的“寄与有司高著眼”,则是向权势者发出呼声,期望他们能够重视和欣赏后来的文人作品,希望能够开创一个新的文风,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杨万里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士人身份的自豪感和对未来文风变革的期待。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观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未来的期待与责任感。
诗中“涸辙”指的是什么?
“青鞋”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寄给谁?
与杜甫的《登高》相对,杨万里的这首诗更注重个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责任的表达,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