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49
层台缥缈压城闉,依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酝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岘台时的感受。层层楼台迷雾缭绕,仿佛压在城墙上,诗人借着拐杖前来观赏壮阔的春景。放下酒杯,尽情眺望千里之外,洗净身上的十年尘埃。环绕的水流散发着温和的气息,远山如同醇厚的酒般醇厚。而更让我欣喜的是,心中不再有世俗的计较,沙滩上的鸥鹭也彼此亲近。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和多次的战乱,因而在诗歌中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的关怀。陆游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诗,也有细腻柔情的咏怀诗。
《登拟岘台》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因国破家亡而心中惆怅,但在登高望远时,诗人感到一种放松与释然,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以“登拟岘台”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层台缥缈压城闉”描绘了高耸的楼台和缭绕的云雾,给人以一种空灵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象征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依杖来观浩荡春”,则展现出诗人一方面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又引发了他内心的沉思。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两句,诗人借酒浇愁,放眼远眺,意在洗净心灵的尘埃,体现了一种对过去的释然与超脱。此处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后面几句“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酝藉人”,则通过水与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而“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则是诗人心境的升华,放下了世俗的纷扰,享受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传达出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美与心灵自由的完美结合,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心灵的愉悦,反映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释然,展示了陆游在逆境中的乐观与从容。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依杖来观浩荡春”中的“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酒具
C. 拐杖
D. 一种乐器
诗中“沙边鸥鹭亦相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和谐
C. 忧伤
D. 绝望
陆游的《登拟岘台》和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但陆游更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超脱,而杜甫则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