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1:44
《嘲布谷》
作者:陆游 〔宋代〕
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
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
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
从今可无语,倾耳舜弦声。
这首诗写到清明节之后,布谷鸟每天都在鸣叫。春天急促地来临,难道不是为了催促农民耕种吗?红色和紫色的花已经凋谢,青色和黄色的麦穗却已经成熟。从今往后我无需再多说什么,只需静静倾听那优美的弦乐声。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恢复,诗作蕴含强烈的爱国情怀,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抒怀。
《嘲布谷》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之际,陆游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寄托了自己对农耕的重视和对国家的关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嘲布谷》是一首反映春天气息与农耕主题的诗作。诗的开头提到“时令过清明”,引导读者进入春天的氛围,布谷鸟的鸣叫声更是为春天的到来增添了生机。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自然与人事结合,布谷的鸣叫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对农民工作的催促。
“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一句,展现了春天的转瞬即逝,花儿凋零,麦穗却已成熟,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轮回。诗人在此处通过对比,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暗示着农耕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从今可无语,倾耳舜弦声”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舜的弦乐声象征和谐与优雅,显现出诗人希望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安宁。这不仅是一种对农耕的赞美,也是对春天和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希望的执着。
全诗围绕春天的到来与农耕的紧迫感展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
诗中提到的“布谷”主要象征什么?
“红紫花枝尽”中的“红紫”代表了什么?
“倾耳舜弦声”中“舜”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