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3:21
陆游的《冬夜吟》原文如下:
昨夜凝霜皎如月,
碧瓦鳞鳞冻将裂。
今夜明月却如霜,
竹影横窗更清绝。
造物有意娱诗人,
供与诗材次第新。
饥鸿病鹤自无寐,
山穷水绝谁为邻?
西村梅花消息动,
唧唧寒醅渐鸣瓮。
尽将醉帽插幽香,
此生莫作长安梦。
昨夜的霜凝结得像明亮的月光,
碧绿的屋瓦上闪烁着冻裂的光芒。
今夜的明月却如同霜雪,
竹影横斜在窗前显得更加清晰绝伦。
造物主似乎有意在取悦诗人,
为他提供了新鲜的诗歌素材。
饥饿的鸿雁和生病的鹤无法入睡,
在山穷水尽的地方,谁来陪伴我呢?
西村的梅花传来了消息,
一阵阵寒醅的声音渐渐从酒缸中传出。
我将醉帽插上幽香的梅花,
这一生不再做长安的梦。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出身于书香门第,才华横溢,终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报国理想。陆游的诗词多关注家国情怀和个人命运,风格清新高远,情感真挚。
《冬夜吟》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北方战乱,南宋国势衰微,诗人内心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描绘了冬夜的景象,表现了他在冷清的环境中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冬夜吟》是一首充满冬夜意蕴的诗,诗中描绘了冬天的景色与诗人的孤独心情。开篇即以“昨夜凝霜皎如月”引入,霜与月的映衬,展现了冬夜的宁静与冷清。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窗外,竹影横斜,映衬出一种清绝之感。诗中的“造物有意娱诗人”一句,表达了自然界的灵性,似乎在为诗人提供创作的灵感与素材。
接下来的“饥鸿病鹤自无寐”,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虑。在这山穷水尽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愈显孤独。诗的最后两句,西村梅花的动静与寒醅的鸣响,传达出一丝温暖与希望,但仍然表现出对长安梦的拒绝,显示出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象征着对内心宁静与真实自我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和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孤独的感悟以及对繁华生活的拒绝,体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冬夜吟》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陆游
D. 白居易
“饥鸿病鹤自无寐”中的“无寐”是什么意思?
A. 有人陪伴
B. 无法入睡
C. 有睡意
D. 睡得很香
诗中“西村梅花消息动”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的凋零
B. 梅花的开放与春天的到来
C. 梅花的香味
D. 梅花的树影
陆游的《冬夜吟》与王维的《竹里馆》均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宁静,前者更侧重于冬夜的清冷与孤寂,后者则通过竹林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