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余兴国》

时间: 2025-07-28 14:59:03

诗句

邻家兄弟逼炊烟,不见于今四十年。

颊有长髯堪佐幕,头多短发尚留燕。

深秋一路逢红叶,明月双帆挂大川。

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59:03

送余兴国

作者: 徐渭 〔明代〕


原文展示:

邻家兄弟逼炊烟,不见于今四十年。
颊有长髯堪佐幕,头多短发尚留燕。
深秋一路逢红叶,明月双帆挂大川。
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


白话文翻译:

邻居的兄弟在炊烟中忙碌,四十年过去了,我却未曾见过他。
他脸上有长长的胡须,适合担任幕僚,头发短短的,仍然留着燕国风范。
在深秋的旅途上,碰见了红色的落叶,明月下两只帆船在大江上挂起。
在黄鹤楼中能够相互呼唤,在石榴树旁寻找神仙。


注释:

  • 邻家兄弟: 指的是邻居的兄弟,表达了亲近的关系。
  • 炊烟: 烧饭时冒出的烟,象征生活的气息。
  • 四十年: 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分别的久远。
  • 长髯: 形容有长胡须的人,表明身份与气质。
  • 短发: 短发在古代常与青年的形象相联系。
  • 红叶: 秋天的象征,表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
  • 双帆: 指船帆,象征旅行和向往。
  • 黄鹤楼: 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寓意着人们的思念与相聚。
  • 石榴皮: 可能指生长在自然中的习俗,象征着丰收与美好。

典故解析:

  • 黄鹤楼: 黄鹤楼是唐代崔颢的《黄鹤楼》诗中提到的名胜,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神仙: 在中国文化中,神仙代表着长生不老与超脱世俗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以奔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徐渭晚年,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中展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送余兴国》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邻居兄弟的回忆,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开篇的“邻家兄弟逼炊烟”即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感受到亲切与温暖。然而,接下来的“不得见于今四十年”则将这种温暖瞬间转化为一抹淡淡的忧伤,时间的流逝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稀薄。

“颊有长髯堪佐幕,头多短发尚留燕”,这一句中,徐渭通过对朋友外貌的描绘,传达出他对朋友生活状态的关注与欣赏,仿佛在描摹出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像。此处的长髯与短发不仅是外在的描述,也暗示着人们在时间洪流中所经历的变化。

接下来的描写“深秋一路逢红叶,明月双帆挂大川”,则将视野从个体情感带向自然的景象,深秋的红叶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美丽,“双帆”则暗示着希望与向往,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最后两句“黄鹤楼中可相引,石榴皮畔觅神仙”更是将思念与渴望升华为一种精神追求,黄鹤楼代表了对往昔的追忆,而“石榴皮”则暗示着丰饶的生活与美好的愿望,诗人在此处以超脱的姿态向理想中的友谊与长生不老的境界迈进。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友谊的珍视与向往,展现了徐渭深厚的诗歌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邻家兄弟逼炊烟: 描绘邻居兄弟的生活情景,传达温暖。
  2. 不见于今四十年: 反映时光的流逝与分别的感慨。
  3. 颊有长髯堪佐幕: 赞美朋友的外貌与气质,暗含对其能力的认可。
  4. 头多短发尚留燕: 表达对朋友青春气息的回忆。
  5. 深秋一路逢红叶: 秋天的意象,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季节的轮回。
  6. 明月双帆挂大川: 描绘自然的美景,象征旅行与理想的追求。
  7. 黄鹤楼中可相引: 寄托对友谊的渴望与思念。
  8. 石榴皮畔觅神仙: 寻找理想与超脱的境界,表达一种对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通过比喻描绘友人的形象,增强了生动性。
  • 对仗: 诗句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与节奏感。
  • 意象: 结合自然景象与人情,将情感与环境融合,形成独特的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理想与人生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炊烟: 生活的象征,代表着人间烟火气。
  2. 红叶: 秋天的象征,寓意着生命的成熟与凋零。
  3. 黄鹤楼: 代表思念与文化的象征,寄托了对友人的向往。
  4. 神仙: 寓意着理想的追求与生活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象征着什么? A. 思念
    B. 离别
    C. 旅行
    D. 繁荣

  2.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自然景观
    B. 友谊与时光流逝
    C. 战争
    D. 个人奋斗

  3. “深秋一路逢红叶”中,红叶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生命的凋零
    C. 人生的希望
    D. 青春的回忆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崔颢的《黄鹤楼》

诗词对比:

  • 《送余兴国》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写到了对离别与友谊的感慨,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而徐渭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 贺新郎 中元感怀仍次前韵 贺新郎·万里朝天去 贺新郎·鸾凤初成匹 贺新郎五首 其三 贺新郎 登玉田峰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 贺新郎五首 其二 贺新郎 其一 告词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苪歙 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马字旁的字 拜赐之师 何结尾的成语 犬马之劳 亘古不灭 着结尾的成语 鸟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堂息 说东谈西 下牢 辫髻 飞檐走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