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45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贤者不一定能施展才华,圣人也不一定能得到温暖的待遇。
更何况我这个饥饿愚昧的人,又怎能安居乐业呢?
我最初来到这偏僻的山中,原本是想要休息的。
可如今却被事物所累,一年四季都在奔波劳作。
愁苦地离开绝境,前方的路又是那么遥远。
停下马车在龙潭云雾中,回首望去白色的崖石。
在临别之际与几位朋友相聚,握手时泪水再一次滴落。
交情不深,年老时却多了几分惨戚。
我平生懒于表达自己的志向,偶尔也想隐退。
可是去留与我的愿望相违,心中羞愧如同林间的鸟儿。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歌以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关怀著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发同谷县》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生活中饱受战乱与贫困的折磨,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写于他从陇右到剑南的途中,表现了他对离别、友情及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
《发同谷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透过杜甫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诗的开头通过对“贤”与“圣”的对比,暗示了即便是有才华的人,也无法逃脱生活的困扰。接着,杜甫以“饥愚人”自谦,表现出他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感和对富贵安乐生活的渴望。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诗人展现了他在山中游历时的孤独与思索。离别之际,握手泪滴,那种感情的浓烈与无奈,恰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而脆弱的交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杜甫内心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杜甫的诗在情感上极具感染力,突出表现了他对社会的不平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身世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度以及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杜甫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安宅”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友情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