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发同谷县(乾元二年十二月一日自陇右赴剑南纪行)》

时间: 2025-05-09 02:52:45

诗句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45

原文展示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

白话文翻译

贤者不一定能施展才华,圣人也不一定能得到温暖的待遇。
更何况我这个饥饿愚昧的人,又怎能安居乐业呢?
我最初来到这偏僻的山中,原本是想要休息的。
可如今却被事物所累,一年四季都在奔波劳作。
愁苦地离开绝境,前方的路又是那么遥远。
停下马车在龙潭云雾中,回首望去白色的崖石。
在临别之际与几位朋友相聚,握手时泪水再一次滴落。
交情不深,年老时却多了几分惨戚。
我平生懒于表达自己的志向,偶尔也想隐退。
可是去留与我的愿望相违,心中羞愧如同林间的鸟儿。

注释

  • :贤能、贤者。
  • 黔突:出众、突出。
  • 暖席:温暖的床榻,指安逸的生活。
  • 安宅:安居乐业。
  • 兹山中:此山之中,指自己所处的环境。
  • 迫物累:被事务所困扰,负担重。
  • 忡忡:心中忧虑、愁苦的样子。
  • 杳杳:形容遥远模糊。
  • 停骖:停下马车。
  • 白崖石:白色的山崖和石头,指自然景色。
  • 握手泪再滴:握手时泪水再次掉落,表达离别之情。
  • 交情无旧深:交情不算深厚,意指感慨关系的薄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歌以深厚的历史感和社会关怀著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创作背景

《发同谷县》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生活中饱受战乱与贫困的折磨,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写于他从陇右到剑南的途中,表现了他对离别、友情及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发同谷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透过杜甫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诗的开头通过对“贤”与“圣”的对比,暗示了即便是有才华的人,也无法逃脱生活的困扰。接着,杜甫以“饥愚人”自谦,表现出他对自身境遇的无奈感和对富贵安乐生活的渴望。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诗人展现了他在山中游历时的孤独与思索。离别之际,握手泪滴,那种感情的浓烈与无奈,恰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而脆弱的交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杜甫内心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杜甫的诗在情感上极具感染力,突出表现了他对社会的不平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苦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暖席:指出即使贤者和圣人也有无法施展才能和享受安逸的时刻。
  2. 况我饥愚人,焉能尚安宅:自谦自己是个饥饿愚昧的人,难以安居。
  3. 始来兹山中,休驾喜地僻:最初来到这偏僻山区是想休息。
  4. 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可惜却被琐事所累,四季都在忙碌。
  5. 忡忡去绝境,杳杳更远适:忧虑离开绝境,前方的路又遥远。
  6. 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在龙潭云雾中停下马车,回首望去白崖。
  7.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与朋友临别时,握手泪水再滴。
  8. 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虽无深厚交情,却因穷困而感到悲伤。
  9. 平生懒拙意,偶值栖遁迹:一生懒于表达志向,偶尔想隐退。
  10. 去住与愿违,仰惭林间翮:去留与愿望相违,心中羞愧如同林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贤与圣的对比,突显个人的无奈。
  • 比喻:将个人的境遇与自然景物进行类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 排比:通过连续的句式强化情感的递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身世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度以及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潭:象征幽静、神秘的自然环境,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白崖石:代表坚韧与孤独,暗示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泪水:情感的象征,体现离别的痛苦与友谊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字是什么?

    • A. 子美
    • B. 孟浩然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安宅”是什么意思?

    • A. 安居乐业
    • B. 旅行
    • C. 休息
  3. 诗人对友情的态度是:

    • A. 轻视
    • B. 珍视
    • C. 不在意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与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与人文关怀。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集解读》
  •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满江红·木落林疏 念奴娇(寄临安友) 风入松(寄故人) 柳梢青(曹溪英墨梅) 满江红(木芙容) 二十日见部 三月十四日朝见 利国驿道中大风 丁丑与春元杨雨江等六人过玉山今复由北上自念渐老勉图世用志感一首 上饶县五里墟舟行阻借宿酒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垒的成语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阴间 夜魄 豕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斤字旁的字 妖讹 山南海北 鸟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了开头的成语 杯酒解怨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枕戈寝甲 包含另的词语有哪些 融液贯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