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0:17
清平乐
毛滂
九茎为寿。千叶前无有。
叶叶年年看不朽。天与君王意厚。
君恩雨露无边。玉筵暖接非烟。
马向华山烽冷,人安草亦千年。
这首词以“九茎”为寿,意指长寿的象征;千叶中没有像它那样的。每一片叶子年年都不衰老,天意对君王非常厚重。君王的恩泽如同雨露一般无边无际,温暖的玉筵上没有烟火的气息。马奔向华山的烽火虽冷,人们却在草地上安稳生活了千年。
“九茎”为长寿的象征,源于古代对长寿草的崇拜;“华山”与“烽火”指代战争与动乱,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不安;“玉筵”则常用于形容华丽的宴席,暗示君王的富贵与荣耀。
作者介绍:毛滂,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词作流传甚广,以抒情见长,风格婉转清雅。
创作背景:本词写于一个安定繁荣的时代,表现了对君王恩德的感激与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
本词通过对长寿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君王恩德的感慨。开头以“九茎为寿”引入,象征着长寿与繁荣。接着提到“千叶前无有”,强调独特的地位与重要性。诗中以“年年看不朽”抒发了对生命的赞美,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进一步描绘“天与君王意厚”,表达了对君王恩泽的感激,形象地将君王比作滋润万物的雨露,展示了其统治的仁爱之心。
“玉筵暖接非烟”一语,将宴会的奢华与温馨呈现,似乎在描绘一幅和平盛世的图景。而“马向华山烽冷”则暗示了战争的阴影,尽管国家安宁,但烽火的冷清依旧令人担忧。最后一句“人安草亦千年”将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与历史的延续结合,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词以生动的意象与流畅的节奏相结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既有对君王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期盼,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深意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对君王恩德的感激,以及对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测试:
“九茎”在诗中象征什么?
“君恩雨露无边”形象地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马向华山烽冷”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