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1:38
醉花阴(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作者:毛滂 〔宋代〕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檀板声响,黄莺起舞飞鸣,山影透过稀疏的树木。
人在翠绿的树荫下,想要寻找残余的春天,春天却藏在屏风的曲线里。
我劝你对客人斟满酒杯。灯光照亮了瀛洲的绿色。
向西走进深邃的玉堂,心灵清冷,魂魄宁静,独自点燃金色的莲花烛。
毛滂,字子华,号江村,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与当时的李清照、周邦彦等词人并称。
本词作于宋代,正值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醉花阴》是一首极富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春末夏初的时节,对往昔春光的怅惘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开篇以“檀板一声莺起速”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伴随悠扬的檀板声,黄莺翩然起舞,拉开了春日的序幕。接着,诗人通过“人在翠阴中”描绘出自己身处自然之中,感受春的气息,却又欲寻残春,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春在屏风曲”一句更是将春天的隐秘与不可捉摸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屏风的曲线象征着生活的复杂与多变,春光虽在却难以真正把握。接下来的劝酒之语,既是对友人的款待,也暗含对生活的珍视,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最后几句“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则从温暖的社交场合转向了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深处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具有深厚的哲理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搭建了一个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
“檀板一声莺起速”中“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鸟
C. 一种花
诗中“劝君对客杯须覆”意在表达什么?
A. 劝酒
B. 劝食
C. 劝游
“春在屏风曲”这句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夏天的期待
《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思念,与《醉花阴》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两首词均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感受,但毛滂更倾向于从春的角度表达对美好时光的追寻,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地描绘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