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溪沙(上元游静林寺)》

时间: 2025-07-28 10:00:40

诗句

花市东风卷笑声。

柳溪人影乱于云。

梅花何处暗香闻。

露湿翠云裘上月,烛摇红锦帐前春。

瑶台有路渐无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00:40

原文展示:

浣溪沙(上元游静林寺)
花市东风卷笑声。
柳溪人影乱于云。
梅花何处暗香闻。
露湿翠云裘上月,
烛摇红锦帐前春。
瑶台有路渐无尘。

白话文翻译:

在花市里,东风吹拂,夹杂着人们的笑声;
柳溪旁,游人的身影在云中交错。
梅花在哪里散发着隐约的香气?
露水湿润了翠色的云裘,月光洒落;
烛光摇曳,映照着红色锦帐,春意盎然。
瑶台的路渐渐无尘,显得宁静而清幽。

注释:

  • 花市:指花卉市场,象征着春天的繁华。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柳溪:柳树旁的小溪,代表春天的自然景色。
  • 梅花:常作为高洁、坚韧的象征。
  • 翠云裘:指用绿色云彩织成的衣裳,形容华美。
  • 瑶台:传说中的仙境,代表着理想的境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毛滂(约999年-1069年),字子明,号青溪,北宋词人,官至礼部郎中。他的词风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诗作于元宵节,表达了诗人游览静林寺的所见所感,借景抒情,展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花市的热闹与自然景色的优美。第一句描绘了花市的生机,东风带来了欢乐的笑声,展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接着,描写柳溪旁游人的身影与云彩交错,渲染了一种轻盈的自由感。第三句“梅花何处暗香闻”,则将视野转向了自然的细腻,梅花的香气隐约传来,激发了人们的思考与想象。而后面的几句则描绘了夜色中的景象,露水湿润了衣裳,烛光摇曳,春意浓厚。最后一句“瑶台有路渐无尘”更是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暗示着一种理想的境界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喜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热闹的花市,东风卷起的笑声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第二句:柳溪旁人影摇曳,给人一种轻快的感觉,仿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 第三句:梅花的香气虽然隐约,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暗示美好事物的难得。
  • 第四句:露水湿润了衣裳,月光清冷,展现了一种宁静的夜色之美。
  • 第五句:烛光摇曳,锦帐前的春意盎然,体现了温馨的氛围。
  • 第六句:瑶台象征理想之地,渐渐无尘则暗示了心境的宁静,超然于世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与欢乐的笑声相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柳溪旁的“人影乱于云”,赋予景物以人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词在韵律上讲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与节日的欢快气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轻松愉悦、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市:象征繁荣与欢乐。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瑶台:象征理想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端午节
  2. “瑶台有路渐无尘”中“无尘”指的是什么?
    • A. 忙碌
    • B. 宁静
    • C. 清新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二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毛滂更侧重于细腻的春景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壮丽的山水。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家南亭 无可奈何歌 即事寄微之 花前叹 酬思黯戏赠同用狂字 不准拟二首 卢侍御与崔评事为予于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 夜闻歌者(宿鄂州) 题香山新经堂招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敦的词语有哪些 疑心生暗鬼 鳥字旁的字 百分制 贪生恶死 餵饲 般调 包含痨的词语有哪些 目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高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号天哭地 益结尾的成语 时穷节乃见 弘此远谟 瑶盘 四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