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44:38
壮月今朝半月明,上来衲子眼睲睲。难瞒众眼病堂尅,何和洞家儿子情。
今夜的明月如同半轮明亮的圆月,禅僧的眼神显得十分明亮。难以隐瞒众人的目光,病室的情景令人担忧,如何能与洞家(道家)儿子般的情感相和谐呢?
本诗可能涉及到道教与佛教的思想对比。诗中提到“洞家”,即道教,暗示了两种思想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诗人通过描绘明月与僧人的眼神,表达了对宗教情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释慧晖,宋代著名禅宗僧人,以其深厚的佛学修养和诗词才能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宗教的思考,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作者在病房中观察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对生命、情感的思考。这一时期,佛教与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相互交融,诗人在此背景下创作,反映出对两种思想的反思与融合。
这首诗以明月为引,开篇便营造了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诗人通过“壮月今朝半月明”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随即转入对“衲子”的描绘,突出其眼神的明亮,仿佛蕴含着无限智慧与觉悟。然而,接下来的“难瞒众眼病堂尅”则将视角转向病房的现实,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诗中对比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病痛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出一种超然的观察与思考。最后,提出“何和洞家儿子情”的问题,似乎在探讨佛教与道教之间的情感和道德取向,是一种对宗教情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呈现出一种哲理性,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情感、宗教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宗教情感的复杂,反映出对人生、宗教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壮月”指的是什么?
“衲子”在诗中指的是哪个群体?
诗中“病堂”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