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三 庞巨渊》

时间: 2025-05-01 00:18:18

诗句

蜀士如何苦摈夔,盛山庞子最能诗。

天门万里凭谁叫,衡鉴当今四路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8:18

原文展示:

蜀士如何苦摈夔,盛山庞子最能诗。天门万里凭谁叫,衡鉴当今四路持。

白话文翻译:

蜀地的士人为什么如此苦于被排斥在夔门之外?盛山的庞巨渊最擅长作诗。天门遥远的万里路途又能向谁呼喊?如今的衡鉴又能持何标准来评判四方的人才?

注释:

  • 蜀士:指的是四川地区的士人。
  • 夔门:夔门是长江上的一个著名险要之地,是古人出入蜀地的要道。
  • 盛山:指的是盛山的庞巨渊,盛山在古代以文才闻名。
  • 天门:指长江的天门,象征遥远的理想或目标。
  • 衡鉴:比喻评判的标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安世,字景山,号南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诗作的清新脱俗和精致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项安世在舟中时,表达了他对夔门地区士人遭受排斥的困惑和对盛山庞巨渊的赞赏,同时也对诗人自身的处境和理想的追求进行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项安世对士人的深切关怀与对文学的热爱。诗中开头提出了“蜀士如何苦摈夔”的疑问,充分体现出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特别是对才华横溢的士人被排斥的惋惜。随后提到盛山庞巨渊,表明他对真正人才的推崇。接着,诗人以“天门万里”的意象,表达了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似乎在呼唤着被忽视的才俊,呼吁社会能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评判人材。最后一句“衡鉴当今四路持”再次引发对标准和评价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当代社会评判标准的不满。

整首诗言辞简练而意味深长,既有对个体命运的关切,也有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体现出项安世作为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蜀士如何苦摈夔:问蜀地的士人为何遭受排斥,表现出对他们命运的关心。
  2. 盛山庞子最能诗:称赞庞巨渊的才华,突显真正的才子应受到重视。
  3. 天门万里凭谁叫:天门象征遥远的理想,询问谁能响应这样的呼唤。
  4. 衡鉴当今四路持:质疑当时的评判标准,反映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设问: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士人被排斥与被重视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对真正才华的渴望,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当代评判标准的不满。

意象分析:

  • 夔门:象征被排斥的士人,代表着无奈与苦闷。
  • 庞子:象征真正的才华与诗才,代表着希望与光明。
  • 天门:象征理想与目标,代表着远大的追求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士”是指哪个地区的人? A. 江南 B. 四川 C. 河北
  2. “天门万里”中的“天门”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与目标 B. 地理位置 C. 人物
  3. 诗人对庞巨渊的态度是? A. 不屑 B. 赞赏 C. 怀疑

答案:

  1. B (四川)
  2. A (理想与目标)
  3. B (赞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早发白帝城》与项安世的《舟中怀夔门亲旧八绝 其三 庞巨渊》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写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悟,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对壮美景色的描绘,而项安世则更关注社会风气与士人命运的深层次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 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卜算子 饮酒成病 贺新郎·瑞气笼清晓 渔家傲·道德文章传几世 水调歌头 玉楼春(隐湖戏作) 最高楼(和杨民瞻席上用前韵赋牡丹) 菩萨蛮(送郑守厚卿赴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鬻儿卖女 包含哉的成语 父子无隔宿之仇 豸字旁的字 包含俯的成语 素祇 麥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除服 支吾其词 嘴尖牙利 万花齐放 子字旁的字 肾结尾的成语 诔文 远烟 草字头的字 柏舟之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