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以贞主簿亲老归养》

时间: 2025-05-07 06:11:54

诗句

圣朝推孝治,之子去宁亲。

恋阙丹心切,还家綵服新。

山经秣陵晚,门掩若溪春。

今古重荣养,如君有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54

原文展示:

送王以贞主簿亲老归养
作者: 王汝玉 〔明代〕

圣朝推孝治,之子去宁亲。
恋阙丹心切,还家綵服新。
山经秣陵晚,门掩若溪春。
今古重荣养,如君有几人。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崇尚孝道的朝代,子女理应回家奉养父母。
我对朝廷的思念之情深重,回家时也穿上了新衣服。
在傍晚时分经过秣陵山,门前的景象如春水般宁静。
古往今来,能重视父母的荣养之人,有多少呢?

注释:

  • 圣朝:指明代,形容当时的政治清明。
  • 推孝治:推行孝道治理国政。
  • 宁亲:安宁地侍奉亲人。
  • 恋阙:思念朝廷。
  • 丹心:赤诚之心,指对国家的忠心。
  • 綵服:华丽的衣服,象征归乡的盛装。
  • 山经:经过山岭。
  • 秣陵:古地名,现今南京一带。
  • :关闭,遮挡。
  • 荣养:尊重和照顾父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推孝治”反映了明代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强调孝道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秣陵”则是指历史上著名的江南地区,也与王汝玉的生活背景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汝玉,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展示了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了送别朋友王以贞,他因年迈的父母返回故乡,表现了对孝道的重视和对朋友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孝道的推崇和对朋友的深情厚谊。诗的前两句强调了孝道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指出在明代这种价值观念的普及。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绘归乡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则发人深省,提出了一个关于人们对待父母的态度的反思,指出在古今中有多少人真正重视对父母的荣养,这不仅是对王以贞的祝福,也是一种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整首诗融汇了情感与哲理,表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朝推孝治:在明代,政府强调孝道治理。
  • 之子去宁亲:子女应该回去安宁地侍奉父母。
  • 恋阙丹心切:对朝廷的思念之情非常深重。
  • 还家綵服新:归乡时穿上华丽的新衣。
  • 山经秣陵晚:傍晚时经过秣陵山。
  • 门掩若溪春:门前的景象如春天的溪水般宁静。
  • 今古重荣养:古今以来重视父母荣养的人有多少。
  • 如君有几人:如同您这样的人有多少。

修辞手法:

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山经秣陵晚,门掩若溪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表达对孝道的重视,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倡导人们珍视亲情与责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朝:象征道德与政治的结合。
  • 丹心:表示忠诚与赤诚之心。
  • 山经:自然景观的象征,代表归乡之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朝”指的是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明代
    • C. 清代
  2. “恋阙丹心切”中的“阙”指什么?

    • A. 家乡
    • B. 朝廷
    • C. 山川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如君有几人”是指什么?

    • A. 有多少人重视父母的荣养
    • B. 有多少人回家
    • C. 有多少人去当官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游子吟》 孟郊

诗词对比:

王汝玉的《送王以贞主簿亲老归养》和孟郊的《游子吟》都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与孝道的重视,前者侧重于社会责任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后者则专注于游子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诗风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堂堂 成居竹有书报甥傅君亮至扬州言其家与外表舅吴仲益及妇家二叔学生韩与玉全家无恙喜甚有怀 福唐张氏永思堂 送刘贞庭总管之嘉禾 分题送京兆赵耕师尹之临安路帅府照磨得通海湖 元日灵台官以初四日己酉时享遂以岁除日受誓于中书乃免朝贺纪诗八韵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 送彭大年真人祀东海东岳东镇 送成礼部谊叔察访守令河南山东 题辜德中瑞竹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弊的成语 鱼字旁的字 包含阂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锋芒挫缩 宂委 冗秽 饮冰茹檗 包含咍的词语有哪些 天文 羽字旁的字 采艾 呕心沥血 虚脾假意 竹字头的字 自字旁的字 幅蒲 豆觞之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