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九疑》

时间: 2025-05-02 09:00:49

诗句

二妃千古恨难刊,不为腩巡遂不还。

空使湘江江上竹,至今犹染泪痕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0:49

原文展示

过九疑
作者:马大同 〔宋代〕

二妃千古恨难刊,不为腩巡遂不还。
空使湘江江上竹,至今犹染泪痕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二妃(指的是屈原的妻子和王后)留给后人的千古悲恨,难以抹去。她们未能陪伴屈原归来,湘江上的竹子空自在流淌,至今仍然沾染着她们的泪痕。

注释

字词注释:

  • 二妃:指屈原的妻子和王后,代表着对爱情和忠贞的怀念。
  • 腩巡:指的是巡逻,原指水中的浮游生物,后用来指代屈原的游荡和流浪。
  • 湘江:指湘江,屈原投江自尽的地点,成为哀愁的象征。
  • :象征坚韧和高洁,这里的竹子沾染着泪痕,体现了悲伤的持续。

典故解析:

  • 二妃:典出《离骚》,屈原在诗中追忆自己爱妻和理想中的忠贞,表达对爱情的深切怀念。
  • 湘江:屈原投江自尽后,湘江成为了他的灵魂归宿,也成为了哀伤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大同,宋代诗人,因其对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创新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风格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屈原及其悲剧命运的缅怀与探讨。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屈原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过九疑》通过对二妃的追忆,展现了屈原的悲剧命运与深沉的爱情。诗中以“千古恨难刊”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诗人通过“湘江江上竹”的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竹子的泪痕不仅是对二妃的哀悼,也是对屈原的无限追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竹子的泪痕,诗人传达出一种持久的悲伤与无奈。诗的结尾“至今犹染泪痕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歌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情感上却层层递进,展示了马大同在古诗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与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妃千古恨难刊:二妃的悲恨已持续千年,难以抹去,显示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感悟。
  • 不为腩巡遂不还:表达了二妃未能陪伴屈原归来的遗憾,反映出对忠贞爱情的追求与失落。
  • 空使湘江江上竹:湘江旁的竹子空自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却无法改变悲伤的事实。
  • 至今犹染泪痕斑:竹子上依然留有泪痕,暗示着悲伤的持续与对历史的铭记。

修辞手法:

  • 隐喻:将竹子作为情感的载体,竹子沾染泪痕象征着对屈原的追忆与哀悼。
  • 对仗:诗中“千古恨难刊”与“至今犹染泪痕斑”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屈原与二妃之间深厚爱情的同情,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类情感与命运的深刻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妃:象征着忠贞与爱情的牺牲。
  • 湘江:作为悲伤与哀悼的象征,代表屈原的命运。
  • :象征着坚韧与不屈,同时也承载着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二妃千古恨难刊”中的“二妃”指的是谁?

    • A. 屈原的母亲
    • B. 屈原的妻子和王后
    • C. 屈原的朋友
    • D. 屈原的敌人
  2. 诗中提到的“湘江”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绝望与哀伤
    • C. 丰富的物产
    • D. 快乐的时光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历史的遗忘
    • B. 人类情感的孤独与悔恨
    • C. 爱情与忠贞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可将马大同的《过九疑》与屈原的《离骚》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爱情的追忆与悲伤,后者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理想与对国家的忧虑,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个人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无斁雪后二首 其一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 嗟哉行 寄兖州张龙图文潜二首 菩萨蛮·髻钗初上朝云卷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 早起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二首 夜句三首 其三 再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頁字旁的字 服结尾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恩数 私视使目盲 雪痂 金瓶 攀龙附骥 鱼游沸鼎,燕巢飞幕 五世其昌 富国强兵 非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怀山襄陵 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奏乐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