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0:49
过九疑
作者:马大同 〔宋代〕
二妃千古恨难刊,不为腩巡遂不还。
空使湘江江上竹,至今犹染泪痕斑。
这首诗表达了二妃(指的是屈原的妻子和王后)留给后人的千古悲恨,难以抹去。她们未能陪伴屈原归来,湘江上的竹子空自在流淌,至今仍然沾染着她们的泪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马大同,宋代诗人,因其对古典文学的传承与创新而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诗歌风格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屈原及其悲剧命运的缅怀与探讨。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屈原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过九疑》通过对二妃的追忆,展现了屈原的悲剧命运与深沉的爱情。诗中以“千古恨难刊”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诗人通过“湘江江上竹”的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相结合,竹子的泪痕不仅是对二妃的哀悼,也是对屈原的无限追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竹子的泪痕,诗人传达出一种持久的悲伤与无奈。诗的结尾“至今犹染泪痕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歌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情感上却层层递进,展示了马大同在古诗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与深刻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对屈原与二妃之间深厚爱情的同情,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类情感与命运的深刻关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二妃千古恨难刊”中的“二妃”指的是谁?
诗中提到的“湘江”象征着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马大同的《过九疑》与屈原的《离骚》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爱情的追忆与悲伤,后者则更加强调个人的理想与对国家的忧虑,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