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祝英台近 江上遇雨》

时间: 2025-05-02 01:44:28

诗句

雾初收,风未定,烟柳系孤艇。

临水人家,约略倚深径。

峭寒细雨疏篱,绿惜惜处,早扶出、一枝红杏。

问江上,添得几许春潮,镇日没笭箵。

凝碧无情,芳草渡头影。

鹧鸪烟外飞来,一声声唤,正十里、春山人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4:28

原文展示:

雾初收,风未定,烟柳系孤艇。
临水人家,约略倚深径。
峭寒细雨疏篱,绿惜惜处,早扶出一枝红杏。
问江上,添得几许春潮,镇日没笭箵。
凝碧无情,芳草渡头影。
鹧鸪烟外飞来,一声声唤,正十里春山人静。

白话文翻译:

雾气刚刚散去,风还没有停定,烟雾缭绕的柳树系着孤舟。
临近水边的人家,依稀地靠在深深的小路旁。
细细的寒雨洒落在稀疏的篱笆上,绿意点点的地方,早已扶出一枝红杏。
我问江面上,春潮增添了多少,整日沉没于笭箵之中。
凝视着碧绿的水面,芳草渡头的影子无情地映在水中。
鹧鸪在烟雾外飞来,一声声地叫唤,正是十里春山宁静的时刻。

注释:

  • 雾初收:指雾气刚刚散去。
  • 烟柳:形容柳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
  • 孤艇:小船,孤独地停泊。
  • 峭寒细雨:寒冷的细雨。
  • 疏篱:稀疏的篱笆。
  • 绿惜惜处:形容嫩绿的地方。
  • 红杏:春天盛开的杏花。
  • 春潮:春天的潮水。
  • 笭箵:箵是竹器,笭与之相连,泛指小舟。
  • 凝碧:碧绿的水面。
  • 芳草渡头影:芳草在渡口的影子。
  • 鹧鸪:一种鸟,鸣叫声清脆。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红杏出墙》可被理解为一种象征,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鼎臣是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闻名。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时节,正值江南水乡,诗人行舟江上,遇到细雨,产生了对春天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春日的独特韵味。开头的“雾初收,风未定”,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稍显迷离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个刚刚苏醒的世界。接下来的“烟柳系孤艇”,则通过烟雾缭绕的柳树与孤舟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孤寂而又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江南特有的柔美。

“峭寒细雨疏篱”的描写,抓住了春雨的细腻与寒冷,展现了春天的初始气息。而“早扶出一枝红杏”,则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红杏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新的生命与希望。

全诗在景色的描写中融入了诗人的思考,尤其是“问江上,添得几许春潮”,表达了对春天变化的感慨和对生命流逝的思索。最后,诗人以“鹧鸪烟外飞来,一声声唤”,将自然的声音与宁静的氛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恬淡而诗意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雾初收,风未定: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雾气刚刚散去,风还未平静,给人以新生的感觉。
  2. 烟柳系孤艇:柳树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孤舟停靠在岸边,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意境。
  3. 临水人家,约略倚深径:描述了水边的村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 峭寒细雨疏篱:细雨洒落在稀疏的篱笆上,气温依然寒冷,增添了春日的清冷感。
  5. 绿惜惜处,早扶出一枝红杏:描绘春天的生机,红杏的绽放象征着希望与活力。
  6. 问江上,添得几许春潮:诗人对春潮的思考,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7. 镇日没笭箵:描述小舟沉没在春潮中,暗示着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融。
  8. 凝碧无情,芳草渡头影:水面如碧,芳草的影子映在水中,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9. 鹧鸪烟外飞来,一声声唤:鹧鸪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营造出春天的生机。
  10. 正十里春山人静:在这美丽的春山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柳系孤艇”,将柳树与小舟之间的关系隐喻成一种孤独美。
  • 拟人:如“凝碧无情”,将水面人格化,体现其冷漠。
  • 对仗:如“峭寒细雨”和“早扶出一枝红杏”,构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思索,表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雾与风: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
  • 烟柳:代表江南特有的柔美与孤独。
  • 红杏:春天的象征,寓意生机与希望。
  • 鹧鸪:自然的声音,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杏”象征什么? A. 寒冷
    B. 生机与希望
    C. 孤独

  2. “问江上,添得几许春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的美
    B. 春天的变化
    C. 时间流逝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A. 秋天的黄叶
    B. 春天的细雨与绿意
    C. 冬天的雪景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孟浩然《春晓》与孙鼎臣的《祝英台近 江上遇雨》,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孟浩然更侧重于春天的宁静,而孙鼎臣则在宁静中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孙鼎臣研究》
  • 《江南春日的诗意表达》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孙鼎臣的创作背景和诗歌风格。

相关查询

答和吴传正赞善二首并寄高阳王十三机宜 其二 答人乞碧芦 对花吟 求鉴吟 首尾吟 其八十二 和王安之少卿秋游 芍药四首 乾坤吟 依韵和君实端明惠酒 仲尼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许 言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图载 包含赫的成语 激薄停浇 斋僧 包含妇的词语有哪些 求知若渴 枯骨生肉 小字头的字 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猿藏熊缘 刮目相看 票额 走之旁的字 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排山倒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