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时间: 2025-04-27 18:10:12

诗句

咸宁英气似汾阳,夜饮军容出红妆。

不须缠头万匹锦,知君未办作吕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0:12

原文展示:

咸宁英气似汾阳,
夜饮军容出红妆。
不须缠头万匹锦,
知君未办作吕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咸宁的英气仿佛如同汾阳的豪气,
夜晚饮酒时,军队的威仪显现如红妆。
不需要用万匹锦缠头,
我知道你还未能做到吕强那样的风采。

注释:

字词注释:

  • 咸宁:指咸宁地区,象征着英气和壮志。
  • 汾阳:指汾阳,古地名,出产豪杰,象征豪情。
  • 军容:军队的威仪和气势。
  • 红妆:形容华丽的装束,常用来比喻军队的整齐和气派。
  • 缠头:包裹头部,形容装饰华丽。
  • 吕强:吕洞宾,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象征才华和风采。

典故解析:

  • 汾阳:汾阳以其历史上出产豪杰而闻名,常用来指代英俊之士。
  • 吕强: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代表着才华横溢与卓越风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及政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书法等多个领域,风格潇洒,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苏轼在政治风波中被贬之时,表达了其对友人的关怀与期望,以及对豪杰气概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的豪情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用汾阳的豪气来比喻咸宁的英气,显示了对友人的赞美与鼓励。特别是在夜饮时分,诗人描绘出一幅军队威仪的画面,体现了对军人的尊重和向往。末尾的“不须缠头万匹锦”,则透露出一种洒脱与不拘一格的态度,强调了内在的才华比外在的华丽更为重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咸宁英气似汾阳:将咸宁的英气比作汾阳,强调其卓越的气质。
  • 夜饮军容出红妆:描写夜晚饮酒的场景,军队的威仪如同华丽的妆容。
  • 不须缠头万匹锦:表达不需要华丽的外表装饰。
  • 知君未办作吕强:明白友人尚未达到吕强那样的风采,展现了对友人的鼓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咸宁的英气比作汾阳,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支持,强调内在才华的重要性,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气:象征着英雄气概与豪情壮志。
  • 军容:代表着威仪与荣光。
  • 红妆:华丽与美丽的象征,暗示着外在的整齐与气派。
  • :象征华丽的外表与繁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咸宁”意指什么? A. 地名
    B. 英气
    C. 军队

  2. 诗中提到的“吕强”是指谁? A. 文人
    B. 武将
    C. 诗人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豪情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苏轼的《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了对豪情壮志的向往和对友人的鼓励,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风格。苏轼更注重内在的修养与才能,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

相关查询

酬顺甫见寄 元美望海见寄 上郡 其二 上郡 其一 寄元美 其四 寄元美 其三 寄元美 其二 寄元美 其一 平凉 大风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手轻脚 题笔 飠字旁的字 包含鹿的词语有哪些 鬻室 凶开头的成语 露开头的成语 温柔体贴 相沿成例 作舍道边 香字旁的字 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云变色 髟字旁的字 祝允明 鬼瞰高明 屮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三从四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