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雪后梅边》

时间: 2025-05-01 08:46:27

诗句

与君只隔竹笆篱,踏雪过从自一奇。

开口便遭花问当,老夫丑面了无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6:27

原文展示:

与君只隔竹笆篱,踏雪过从自一奇。
开口便遭花问当,老夫丑面了无辞。

白话文翻译:

我与你之间只隔着竹编的篱笆,踩着雪走来走去,实在是一种奇妙的情趣。
刚一开口就被花儿问起,我这老头子面容丑陋,实在无话可说。

注释:

  • :你,指代朋友或知己。
  • 竹笆篱:用竹子编成的篱笆,象征着距离和隔阂。
  • 踏雪:在雪地上行走,寓意着冬天的情景。
  • 花问:花似乎在询问,体现出拟人的手法。
  • 老夫:自称,表达了诗人的自谦。
  • 丑面:指自己的外貌,表现出作者对自身的不满与自嘲。
  • 无辞:没有话可说,反映出内心的无奈。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与君只隔竹笆篱”可看作是一种隐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亲近,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朴素和自然的风格。
创作背景:该诗写作于雪后,借景抒情,表达了在严寒中与友人相聚的温馨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雪后梅边》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与友人相隔竹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亲密而又又略显距离的氛围。第一句“与君只隔竹笆篱”以简单的景象引入,既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又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渴望。接着,诗人以“踏雪过从自一奇”描绘了走在雪地上的独特体验,雪的白净与梅花的娇艳相映成趣,构建出一个清新而幽静的画面。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独白,诗人自谦的“老夫丑面了无辞”不仅表达了对自己外貌的不满,也反映了人到老年后的淡然与洒脱。整体而言,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与君只隔竹笆篱”:表达与友人之间的亲近感,竹笆篱作为隔阂的象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踏雪过从自一奇”:描绘雪后的景象,表达在雪中与友人交往的乐趣。
    • “开口便遭花问当”:用花来拟人,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暗示着自然界的灵动与诗人的心境。
    • “老夫丑面了无辞”:自嘲的语气,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成熟看法。
  • 修辞手法

    • 拟人:花问当,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句式工整,字句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友谊的珍视和自我反思,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表现出深厚的人情味。

意象分析:

  • 竹笆:象征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隔阂。
  • :代表纯净与寂静,营造出清冷而美丽的氛围。
  • :象征坚韧与高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高尚情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笆篱”象征什么?
    A. 隔阂 B. 亲密 C. 美丽

  2. “老夫丑面了无辞”中的“老夫”指代谁?
    A. 朋友 B. 诗人自己 C. 其他人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喜悦 C. 淡然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雪中送梅》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方岳的《雪后梅边》与苏轼的《江雪》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雪后的景象,但方岳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苏轼则表现了孤独的意境。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相识分惠热之果尔但至末爨则降真之性终在也 庚午腊中苦寒不雪不雪岭南之常而苦寒为希有矣 民入钱抱儥公库东塘决水取鱼甚盛渔翁谓抱儥 感秋时寓龙德寺前 广南食槟榔先嚼蚬灰蒌藤津遇灰藤则浊吐出一 贵溪道中四绝 其一 衡岳左右道旁茅舍竹门中有老人八十一岁宣和 哭潘义荣二首 早春 王倅生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扫千言 哀穷悼屈 言人所不言 鼓字旁的字 克膝 人所共知 食字旁的字 杞宋无征 犬字旁的字 林霏 二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牝鸡无晨 襧功 皇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