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0:37
瞻跸门前识个人。柳眉桃脸不胜春。短襟衫子新来棹,四直冠儿内样新。秋色净,晓妆匀。不知何事在风尘。主翁若也怜幽独,带取妖饶上玉宸。
在瞻跸门前,我识得一位佳人。她柳眉桃脸,春意盎然。她身穿新做的短襟衫,四四方方的冠子也显得格外新奇。秋天的色彩清净,早晨的妆容也显得匀称。我不知道她在这风尘之中经历了什么。如果主公也怜惜她的孤独,那么就请带她到玉宸殿去。
张孝祥,字士贞,号青山,宋代词人,曾任职于朝廷,后因政治原因被贬。其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鹧鸪天》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情感与政治动荡交织的时代。诗中描绘的女子形象,既是对美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爱情的思考。诗中隐含的对孤独的怜惜,也许是对自己境遇的映射。
这首《鹧鸪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女子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渴望。诗的开篇便引人入胜,设定了一个优雅的场景,瞻跸门前的女子在春光中显得格外娇艳。诗人通过“柳眉桃脸”这样的比喻,生动地勾画出女子的美丽,唤起读者心中的美好感受。
接着,诗人描绘了女子的新衣与新帽,展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仿佛春天的气息在她的身上得到了体现。而“秋色净,晓妆匀”则通过对比,突出了当下的美丽与宁静,暗示着即使在风尘仆仆的生活中,依然能够找到一丝清新和纯粹。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女子孤独的怜惜,借用“主翁若也怜幽独”的句子,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对他人的关怀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温情的氛围。整体而言,诗中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又细腻,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对孤独情感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柳眉桃脸”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主翁”指的是谁?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可以将张孝祥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都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感慨,但张孝祥的作品更注重对孤独和怜惜的表达,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