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08
闲随少年去,试上大堤游。
画角栖乌起,清弦过客愁。
碑沉楚山石,珠彻汉江秋。
处处风情好,卢家更上楼。
我闲暇时跟着年轻人去游玩,试着到大堤上游玩。
画角声中乌鸦起飞,清脆的弦乐让过客感到忧愁。
碑文沉重地刻在楚山的石头上,珠子般的水波映照着汉江的秋天。
每个地方的风情都很美好,卢家的楼阁更是高耸入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巨源,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社会繁荣的背景下。他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在诗中常融入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襄阳乐》创作于杨巨源游历襄阳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的闲适生活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这首《襄阳乐》在形式上既有唐诗的典雅,又带有一种生活的气息。诗中开头的“闲随少年去”便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诗人与年轻人共同游玩,展现了年轻的活力和生活的乐趣。而“试上大堤游”则进一步描绘了游玩的场景,仿佛游客在阳光下漫步,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
接着,诗人通过“画角栖乌起,清弦过客愁”传递出一种瞬间的对比与变化。画角声起,乌鸦飞起,瞬间打破了此前的宁静,而清脆的弦乐又引发了过客的愁绪,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
“碑沉楚山石,珠彻汉江秋”则用意象的对比加深了自然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与秋水的清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思索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处处风情好,卢家更上楼”不仅总结了各处风情之美,而且通过“卢家更上楼”引入了特定的人文场所,展现出襄阳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和人文时,既有细腻的观察,也有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杨巨源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画角栖乌起,清弦过客愁”中,画角的声音和过客的情感有什么关系?
“珠彻汉江秋”中,“珠”主要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巨源的《襄阳乐》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杨的诗更偏向于闲适与享受,而杜的诗则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