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时间: 2025-04-26 20:28:30

诗句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

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

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

学人言语,未曾十分巧。

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8:30

原文展示

千年调
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
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
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
学人言语,未曾十分巧。
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

白话文翻译

千年调
这首词是以“卮言”为名的小阁所作,目的是为了嘲讽一些人。
当酒杯递给他人时,先要倾倒出和气。
最重要的是要和和气气,万事都能够如愿。
在滑稽的场合中,更是与鸱夷一同嬉笑。
寒与热,总是随着人心变化,甘国老也是如此。
年轻人喝酒,出口的话却常常让人反感。
这和合的道理,我近日才明白。
学人的言语,未曾十分流利。
看看他人,得到别人的怜爱,秦吉也是如此。

注释

  • :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象征饮酒。
  • 鸱夷:指古代的一个国家,常用来指代某种人物。
  • 甘国老:甘国的老者,指代一位老者的智慧。
  • 和合道理:和谐与融洽的道理。
  • 秦吉:可能指一位得人心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词作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辛弃疾的作品常常融合了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千年调》作于辛弃疾晚年,他在政治上屡遭挫折,生活困顿,面对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奈,他通过这首词表达对世态人情的观察与思考,隐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

诗歌鉴赏

《千年调》是一首充满讽刺与幽默的词作,辛弃疾通过对酒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看似轻松却深刻的思考。词中提到“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这是对待他人的一种态度,强调在社交中应当以和气待人,表面上看似是在讲述饮酒之事,实则在探讨人际关系的和谐。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展现出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追求,呼应了当时社会中人们对和谐与安定的向往。但随即转入“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似乎在讽刺某些人在滑稽的环境中自得其乐,未能真正理解生活的真谛。

整首词虽以酒为线索,却层层递进,抒发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辛弃疾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复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酒在社交中常被视为促进和谐的媒介,强调待人接物应以和气为先。
  2. 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和谐与顺利,表面上的和气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3. 滑稽坐上,更对鸱夷笑:在嬉笑的场合中,辛弃疾用“鸱夷”这一形象,暗示一种嘲讽的情绪。
  4. 寒与热,总随人,甘国老:情感状态的变化与人心相关,反映人性与社会的复杂性。
  5.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年轻人喝酒时常常说出令人不悦的话,表现出年轻人的冲动与不成熟。
  6. 此个和合道理,近日方晓:通过观察,辛弃疾逐渐领悟到和谐的道理。
  7. 学人言语,未曾十分巧: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感到不满,反映出个人的自省。
  8. 看他门,得人怜,秦吉了:最后一句通过“秦吉”引出对他人的反思,揭示出人际关系中得到怜爱的复杂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与人际关系相联系,暗示社交中的和谐与冲突。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节奏感。
  • 夸张:通过对某些人物的描绘,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辛弃疾通过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追求,但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滑稽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卮酒:象征社交与和谐,暗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寒与热:代表人情世故中的温暖与冷漠,反映人性变化。
  • 滑稽:引发对社会风气的嘲讽,揭示人们的虚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千年调》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辛弃疾
    C. 苏轼
    D. 陶渊明

  2.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中的“卮”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酒的器具
    C. 一种花卉
    D. 一种书法

  3.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
    A. 爱情
    B. 友谊
    C. 人际关系与和谐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苏轼:两位词人在情感表达与社会观察上有相似之处,但辛弃疾更为激昂,而苏轼则多了一份闲适与哲思。两者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表现出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对比阅读可以帮助理解各自的情感基调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辛弃疾《稼轩词集》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文学评论与研究文章。

相关查询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 荆州十首 其一 浣溪沙 屈原塔 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 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 记梦(并叙) 书李宗晟《水帘图》 赠江州景德长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马盖轿 斗靡 单人旁的字 李老 欲盖名彰 块苏 驱扫 至字旁的字 柳眉倒竖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起早睡晚 包含绸的成语 手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黐擌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