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落魄》

时间: 2025-04-27 04:54:09

诗句

星稀露重。

风吹院外芭蕉动。

城头铃铎声相送。

薄醉还醒,渺渺难成梦。

纸屏石枕何人共。

旧愁未了新愁壅。

多情好月穿窗缝。

起坐窗前,长笛无心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09

原文展示:

醉落魄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星稀露重。风吹院外芭蕉动。
城头铃铎声相送。薄醉还醒,渺渺难成梦。
纸屏石枕何人共。旧愁未了新愁壅。
多情好月穿窗缝。起坐窗前,长笛无心弄。

白话文翻译:

星星稀疏,露水沉重。风吹拂着院外的芭蕉,轻轻摇曳。
城头的铃铎声向我告别,微醉却又醒来,梦境似乎遥不可及。
纸屏风和石枕旁,陪伴我的是谁呢?旧愁未了,新愁又压上心头。
月光透过窗缝洒入,多情的我在窗前起坐,长笛却无心地吹奏。

注释:

字词注释:

  • 星稀:星星稀疏,夜空显得清冷。
  • 露重:露水沉重,表明夜晚潮湿。
  • 铃铎:一种铃声,古时常用于寺庙或城门。
  • 薄醉:微微醉酒。
  • 渺渺:遥远、虚无的状态。
  • 纸屏:纸做的屏风,隔断空间。
  • 石枕:石制的枕头,表现出清冷和孤寂。
  • 多情:多情的人,指诗人对月光的感慨。
  • 窗缝:窗户的缝隙,月光透入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描绘夜晚的情景和诗人的情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月夜的普遍感受,以及对孤独和愁苦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求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擅长描写自然与情感,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或因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感到愁苦,借助夜晚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歌鉴赏:

《醉落魄》是陆求可的一首抒情诗,整体风格富于清新与淡雅,展现出诗人对夜晚情景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描绘。开篇“星稀露重”,通过描写夜空与露水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风吹院外芭蕉动”,则进一步刻画出自然界的动感,似乎在对诗人内心的沉静形成一种鲜明对比。

诗中“城头铃铎声相送”,不仅仅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暗示着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薄醉还醒,渺渺难成梦”,表现了诗人在微醺状态下的清醒,梦境的不可及使得情感更加沉重。随后的“纸屏石枕何人共”,则引发出对陪伴的渴望,孤独感愈发明显。

最后,诗人面对“多情好月穿窗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但随之而来的“长笛无心弄”,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情绪。整首诗在清幽的夜色中,交织着愁苦与美好,展示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星稀露重:夜空中星星稀少,露水却很重,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2. 风吹院外芭蕉动:风轻轻吹拂,院外的芭蕉随之摇动,增添了夜晚的生动感。
  3. 城头铃铎声相送:城头的铃声仿佛在送别,暗示着离别或孤独。
  4. 薄醉还醒,渺渺难成梦:微醉之中又醒来,梦的遥不可及,使人感到失落。
  5. 纸屏石枕何人共:纸屏风和石头枕头,孤独的夜晚,心中渴望有陪伴。
  6. 旧愁未了新愁壅:旧愁未解,新愁又添,情感的重压。
  7. 多情好月穿窗缝:对月光的赞美,突显出诗人的多情。
  8. 起坐窗前,长笛无心弄:在窗前起坐,长笛却无心吹奏,表现了内心的无奈与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薄醉”比喻情感的微妙状态。
  • 拟人:芭蕉“动”,让自然景象具有人性化的表现。
  • 对仗:如“旧愁未了新愁壅”,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愁苦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了一幅清冷而又感伤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了人对于陪伴与爱的渴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星:象征孤独与遥远的希望。
  • 露水:代表清新与脆弱的情感状态。
  • 芭蕉:常与雨夜相连,象征幽静与思念。
  • 铃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愁绪。
  • 月光:代表美好与思念,但也隐含着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天气状态是什么? A. 阳光明媚
    B. 星稀露重
    C. 风雪交加
    D. 烟雾弥漫

  2. 诗人用什么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 A. 琵琶
    B. 古筝
    C. 长笛
    D. 二胡

  3. 诗中提到的“纸屏”和“石枕”代表了什么? A. 温暖的家
    B. 寂寞和孤独
    C. 美好的回忆
    D. 快乐的时光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陆求可的《醉落魄》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景与诗人的孤独感,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酒与友的相伴,而陆求可则更加专注于内心的愁苦与对陪伴的渴望。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对诗歌内容和情感表达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清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点。

相关查询

挽故人 挽故人 挽垓山陈宣义 挽伏德华主簿 同存子侄造成莲荡舟中作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送谢方伯赴试 送文大监赴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犬吠形,群犬吠声 龍字旁的字 霜气横秋 龙字旁的字 包含调的成语 小字头的字 包含宽的成语 不怀好意 弃遗 明日黄花 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鳌鸣鳖应 禅国 重劫 雪茄 情贤 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