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7:33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
作者:纳兰性德
春情只到梨花薄,
片片催零落。
夕阳何事近黄昏,
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
密绾同心苣。
为伊判作梦中人,
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春天的情感只停留在梨花的薄薄花瓣上,
一片片花瓣催促着凋零。
夕阳为何在黄昏时分如此靠近,
难道人间还有未曾招唤的灵魂?
用银笺记录下当时的梦中句子,
紧密地编织着两人心心相印。
为了她我愿意成为梦中的人,
在宁静的夜晚,索求向画图呼唤她的真实。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1704),字容若,号楞伽,满族人,清代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以个人经历和情感为题材。纳兰性德生于显赫的满族家庭,但他一生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尤其是对爱情的追求与失落,使得其词作充满了深情与感伤。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纳兰性德的青年时期,正值其对爱情的探索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梨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易逝,与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爱情渴望的忧伤。
《虞美人·春情只到梨花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纳兰性德对春天和爱情的细腻观察。开篇即以“春情只到梨花薄”的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情感如同梨花般脆弱而短暂,只有薄薄的花瓣承载着这份情感。接着,词人通过“片片催零落”进一步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夕阳的意象不仅描绘了黄昏的景象,也暗示着生命的渐渐逝去,与内心的孤独感共鸣。
紧接着,词人提到“银笺别梦当时句”,将内心的情感化为文字,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密绾同心苣”的描述,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犹如心灵的交融。最后,词人愿意成为“梦中人”,在宁静的夜晚呼唤爱人的真实,这种渴望不仅是对爱情的向往,也是一种对理想和现实的对比。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春天短暂、爱情脆弱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和情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花和夕阳,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爱情脆弱的感慨,抒发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体现了深刻的生活哲学。
“春情只到梨花薄”中的“春情”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笺”是指什么?
“为伊判作梦中人”中的“伊”指代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