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3:10
原文展示:
访李奂山人隐居 文同 〔宋代〕
多暇无所适,故来寻隐君。 搴开压屋树,触散拥门云。 状貌不妨古,言谈何太文。 令人重高趣,归去每斜曛。
白话文翻译:
我闲暇时无所事事,因此来拜访隐居的李奂山人。 拨开压在屋顶的树枝,触动了聚集在门前的云雾。 他的外貌古朴,言谈却非常文雅。 这让我更加敬重他的高雅情趣,每次离开时都是在斜阳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拜访隐士李奂山人的情景,展现了隐士的高雅情趣和自然环境的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闲暇时拜访隐士李奂山人后所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和高雅情趣的向往和敬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高雅。首联直接表达了作者拜访隐士的动机,即闲暇无事,寻求心灵的慰藉。颔联和颈联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景象,如拨开树枝、触动云雾,以及隐士的古朴外貌和文雅言谈,进一步强化了隐士生活的超脱和雅致。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敬重,每次离开都是在斜阳下,增添了一丝离别的惆怅和不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文同的诗文风格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和高雅情趣的向往和敬重。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环境和言谈举止,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羡慕和敬仰,以及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赞美。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文同拜访的李奂山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A. 外貌古朴,言谈文雅 B. 外貌现代,言谈粗俗 C. 外貌古朴,言谈粗俗 D. 外貌现代,言谈文雅
诗中“搴开压屋树”中的“搴开”是什么意思? A. 推开 B. 拨开 C. 压住 D. 砍掉
诗的最后一句“归去每斜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