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仙子》

时间: 2025-07-28 16:11:04

诗句

十二画屏围楚岫,一缕水沉携满袖。

小桃纤甲印流霞,听玉漏,人归后,两点横波微晕透。

豆蔻梢头春雨瘦,云腻暖金灯下溜。

镜台斜背解罗衣,芙蓉绣,丁香扣,宝袜酥温红影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6:11:04

原文展示:

天仙子
作者: 陈子龙 〔明代〕

十二画屏围楚岫,一缕水沉携满袖。
小桃纤甲印流霞,听玉漏,人归后,
两点横波微晕透。
豆蔻梢头春雨瘦,云腻暖金灯下溜。
镜台斜背解罗衣,芙蓉绣,丁香扣,
宝袜酥温红影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在围绕着楚山的画屏旁,一缕清水浸湿了衣袖。小桃花如同流动的霞光,听着玉漏声,人们归去之后,水面上泛起两点微微的波纹。豆蔻花的芽头在春雨中显得纤瘦,云朵在温暖的金灯下轻轻滑动。镜台斜背着,轻解罗衣,芙蓉绣花,丁香扣着,宝袜在温暖的红影中轻微皱褶。

注释:

  • 楚岫:楚山的山峦,指自然景色。
  • 一缕水沉:形容水波轻柔,带着衣袖的湿润。
  • 小桃纤甲:形容桃花娇嫩,似纤细的甲壳。
  • 玉漏:指漏水的计时器,象征时间的流逝。
  • 豆蔻:指春天的豆蔻花,象征青春和美丽。
  • 镜台:化妆台,象征女性的妆容和仪态。
  • 芙蓉:指荷花,象征纯洁和美丽。
  • 丁香扣:指丁香花的装饰,增添了女子的妩媚。
  • 宝袜:形容女子的袜子,象征其温柔和娇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龙,明代著名的词人,才华横溢,以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大多描绘自然风光和生活情趣,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思考。

创作背景:

《天仙子》创作于明代,处于一个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春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该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

诗歌鉴赏:

《天仙子》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柔美的意境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全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轻盈、柔和的氛围。开头的“十二画屏围楚岫”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中,画面中水波荡漾,似乎在诉说着春的温柔。

词中通过“小桃纤甲印流霞”将桃花的娇嫩与流动的霞光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时间的流逝通过“玉漏”的设置,给人以淡淡的惆怅。

接着,“豆蔻梢头春雨瘦”描绘豆蔻花在春雨中的纤细,象征着青春的娇弱和美丽。对比前面的生机勃勃,这里的意象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柔和,仿佛在表达对青春短暂的感慨。

最后的“镜台斜背解罗衣,芙蓉绣,丁香扣,宝袜酥温红影皱”则通过对女子妆容的刻画,展现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美感。整首词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二画屏围楚岫:画屏围绕着楚山,形成宁静的环境。
  2. 一缕水沉携满袖:水波轻柔,沾湿了衣袖,传达出温柔的春意。
  3. 小桃纤甲印流霞:桃花娇嫩,似流动的霞光,营造出美好的春天景象。
  4. 听玉漏,人归后:倾听时间的流逝,暗示人们已归去,留下孤寂。
  5. 两点横波微晕透:水面上轻轻荡起的波纹,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6. 豆蔻梢头春雨瘦:春雨中豆蔻花显得纤瘦,象征青春的脆弱。
  7. 云腻暖金灯下溜:温暖的灯光下,云彩轻柔地滑动,增添温馨感。
  8. 镜台斜背解罗衣:女子在镜台前轻解衣衫,展现出温柔的美态。
  9. 芙蓉绣,丁香扣:细致的刺绣和花扣,渲染出典雅的气息。
  10. 宝袜酥温红影皱:温暖的袜子和轻柔的红影,表现出女性的娇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小桃纤甲印流霞”中,将桃花比作流动的霞光,形象生动。
  • 拟人:时间的流逝以“玉漏”表现,赋予了时间以生命。
  • 对仗:如“镜台斜背解罗衣,芙蓉绣,丁香扣”,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和女性的温柔,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并存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丽,展现生命的活力。
  • 春雨: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希望,具有温柔的情感。
  • 镜台:象征女性的自我审视和美丽的追求。
  • 芙蓉与丁香:象征纯洁、典雅与妩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玉漏”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美丽的花朵
    • C. 自然的景色
    • D. 人们的归去
  2. 填空题:诗中“豆蔻梢头春雨”一句中的“瘦”字暗示了

  3. 判断题:整首词主要表达对秋天的思念。 (对/错)

答案:

  1. A
  2. 瘦;青春的脆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红楼梦》中的诗词

诗词对比:

  • 《天仙子》与《如梦令》:两者均描绘了细腻的女性情感和自然景象,前者更注重春天的生机,后者则强调情感的细腻与忧伤。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陈子龙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禽言 迁椒 彭蠡阻风 陪外舅谨斋洎雅山准轩三吴先生游西园摘新茶 南北舟 梦真三首 梦真三首 孟使君饯行即席以几时杯重把分韵得几字 六月郡庠尊经阁前种竹三得雨书喜示同舍 梁必大归自燕山有诗问讯以诗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隆长 爱人好士 彼众我寡 架屋迭床 大字旁的字 保险金额 怨开头的成语 牛字旁的字 茫无头绪 车字旁的字 东北抗日义勇军 至字旁的字 过眼烟云 各不相让 麥字旁的字 润辞 包含筚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脐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