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春雪咏兰》

时间: 2025-05-03 18:25:21

诗句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

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

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

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

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5:21

诗词名称: 念奴娇·春雪咏兰
作者: 陈子龙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白话文翻译:

问天这是何意?春天已经很深了,千里龙山上却还是飞雪纷飞。解开佩玉,轻盈如波的人却不见踪影,任凭人们漫谈蕊珠的宫阙。楚殿的烟雾轻淡,湘潭的月光寒冷,想必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难以攀折。幽谷中嫣然的花朵,只担心又听到杜鹃的啼鸣。那一天在九畹的光风中,几茎清露,纤细的手轻轻分开花叶。曾在多情的怀袖中,一缕同心千结。玉腕上的香气消散,云鬟被雾气掩映,空自赠送金色的跳脱。在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注释:

  1. 问天何意:质问天空的意图。
  2. 龙山:指龙山,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地方。
  3. 解佩:解开佩玉,表示轻松或思念。
  4. 蕊珠宫阙:形容美丽的宫殿。
  5. 楚殿:指楚国的宫殿,象征优雅。
  6. 湘潭:指湘江的潭水,寓意清冷。
  7. 嫣然幽谷:形容幽静的山谷中的花朵。
  8. 啼鴂:杜鹃鸟的叫声,象征思念与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子龙(约1590—1645),明末诗人,号邺白,晚号山人。他以豪放、清丽见称,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末动荡时期,诗人经历了国家的衰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结合春雪的意象,传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春雪咏兰》是一首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的词作。诗人在春天的雪景中引发了对往昔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开头以“问天何意”引入,表现出对命运的疑问与不解。接下来的描绘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春雪覆盖下的龙山,形成一种春寒料峭的氛围。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欲言又止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一句,尤其引人深思。诗人在幽静的山谷中,面对美丽的兰花,却被杜鹃的啼鸣所打扰,这既是一种自然的感受,也隐含着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思考,交织出一种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问天何意:质问自然,感叹春雪的出现。
    • 千里龙山飞雪: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观,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解佩凌波人不见:思念的人不在,表现孤独。
    • 楚殿烟微,湘潭月冷: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嫣然幽谷:美丽的花朵在幽谷中独自绽放。
    • 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细腻地描绘女子的美丽与失落。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心情相联系,形成意象。
    • 拟人:自然景象如春雪被赋予情感,使其更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3.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春雪:象征新生与希望,同时也带有寒冷与孤独。
  • 龙山: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着诗人对美景的向往。
  • 兰花:象征高洁与清雅,反映出诗人的内心追求。
  • 杜鹃:象征思念与孤独,提醒人们对往昔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山”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美丽的自然景观
    • C. 诗人的家乡
  2. “嫣然幽谷”中的“嫣然”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美丽的笑容
    • C. 春天的气息
  3. 本词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思念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比较陈子龙的《念奴娇·春雪咏兰》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但陈子龙更多地表现了思念与孤独,而辛弃疾则展现了豪情与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性特征。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陈子龙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教程》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陵歌 金陵歌 西芦词 长干曲 秋兴二首 自柳至平乐书所见(四首) 大明门候驾 大驾视牲南郊 次韵奉酬家仲畇尚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彩 飞字旁的字 积习成俗 僭赏滥刑 瘴疠 矛字旁的字 无涯无际 脱尖 茶鼓 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瞻前忽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牛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挂冠而归 青字旁的字 功在漏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