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游净社院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7-30 07:25:57

诗句

前年九日别家时,黄菊才开一两枝。

今岁重阳归未得,却寻莲社步迟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7:25:57

原文展示:

九日游净社院二首 其二
前年九日别家时,黄菊才开一两枝。
今岁重阳归未得,却寻莲社步迟迟。

白话文翻译:

去年重阳节离开家时,才刚看到一两朵黄菊盛开。
今年的重阳节我还没能回去,却在莲社里徘徊不前。

注释:

  • 前年:指的是去年之前的一年。
  • 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别家:离开自己家。
  • 黄菊:指的是菊花,重阳节时常见的花卉,象征着长寿和思念。
  • 莲社:可能是指一个与莲花有关的社团或游玩场所。
  • 步迟迟:慢慢走,形容心情沉重或不愿离去。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寓意长寿,通常在农历九月九日庆祝,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祥正,宋代诗人,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常抒发个人情感。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时代,他的诗作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和自然景物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可能因未能如愿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感到惆怅。通过对菊花和莲社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前年和今年重阳节的不同感受,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深刻情愫。前年在家时,黄菊刚刚开放,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今重阳节却未能回家,只能在莲社中徘徊,暗示着一种失落与惆怅。诗中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

诗人通过“黄菊才开一两枝”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与季节更替的感慨。菊花在重阳节的象征意义也加重了离别的情感。相较于前年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今年却无法归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对家庭和亲情的渴望与思念。

诗词解析:

  1. 前年九日别家时:开头直接点出时间和地点,引入了个人的经历。
  2. 黄菊才开一两枝: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传达了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3. 今岁重阳归未得:表现了对家的思念,语气中透出无奈和失落。
  4. 却寻莲社步迟迟:结尾的“步迟迟”强调了作者内心的沉重与徘徊,表现了对当下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前年与今年的对比,形成情感的强烈反差。
  • 意象:菊花与莲社的描写,营造出浓厚的思乡氛围。
  • 拟人:通过“步迟迟”,赋予行走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亲情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家和温暖的渴望,以及对孤独状态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黄菊:象征长寿与美好,也代表着对往日幸福时光的怀念。
  • 莲社:作为游玩的地方,象征着一种社交与团聚的愿望,但在诗中却是孤独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2. 诗人前年在家时,看到的是什么花?

    • A. 红梅
    • B. 黄菊
    • C. 牡丹
  3. “步迟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无奈与惆怅
    • C. 兴奋与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以重阳节为背景,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团聚的渴望,但更侧重于兄弟情谊,而郭祥正的诗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家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与习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念奴娇 甲子端午,夜游汉皋忆旧 念奴娇十一首 其四 念奴娇 念奴娇 其二 题楼君菁苍峨眉山纪游,名黎然,浙江诸暨人 念奴娇 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 其三 十六岁作 念奴娇 题李若金偕如君王小素调羹图,即次来韵 念奴娇 其二 尤展成招饮草堂同陈其年彭云客宋既庭御之席上分赋 念奴娇 长干秋夜 念奴娇 戏咏红袜,调淇泉学使 念奴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角 包含嘟的词语有哪些 楚弓遗影 锥井 远水不解近渴 包含婷的词语有哪些 乐在其中 口字旁的字 威震三军 进征 比字旁的字 冥昩 大吵大闹 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礼贤下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