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召北还,元日邀友人集大安暨氏耀金亭,分得连字》

时间: 2025-05-05 10:48:52

诗句

圣主筹边日,孤臣应召年。

临池惊短鬓,聚梗识多贤。

二水分闽楚,丹心誓地天。

感恩怀尺疏,直欲捣祁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48:52

原文展示

奉召北还,元日邀友人集大安暨氏耀金亭,分得连字

圣主筹边日,孤臣应召年。 临池惊短鬓,聚梗识多贤。 二水分闽楚,丹心誓地天。 感恩怀尺疏,直欲捣祁连!

白话文翻译

皇帝筹划边疆事务的日子里,我这孤臣被召回应召之年。 临池时惊讶于自己的短鬓,聚集时认识到许多贤才。 二水分别流经闽楚两地,我以赤诚之心向天地发誓。 感恩之情使我怀揣着一尺长的奏疏,直欲攻打祁连山!

注释

  • 圣主: 指皇帝,这里特指明代的皇帝。
  • 筹边日: 指皇帝筹划边疆事务的日子。
  • 孤臣: 指作者自己,戚继光自指为孤臣,表示自己的孤独和忠诚。
  • 应召年: 指被皇帝召回应召之年。
  • 临池惊短鬓: 临池时惊讶于自己的短鬓,表示岁月不饶人,自己已经年老。
  • 聚梗识多贤: 聚集时认识到许多贤才,梗指聚集的地方。
  • 二水分闽楚: 二水分别流经闽楚两地,指作者的家乡和任职地。
  • 丹心誓地天: 以赤诚之心向天地发誓,表示忠诚和决心。
  • 感恩怀尺疏: 感恩之情使我怀揣着一尺长的奏疏,表示对皇帝的感激和忠诚。
  • 直欲捣祁连: 直欲攻打祁连山,表示决心和勇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1588),明代著名军事家、抗倭名将,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他在抗倭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后被召回应召,参与边疆事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戚继光在被召回应召后,元日邀请友人集会于大安暨氏耀金亭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人的敬重和对未来的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戚继光作为一位忠诚的臣子和军事家的复杂情感。诗中,“圣主筹边日,孤臣应召年”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孤臣的孤独感。“临池惊短鬓,聚梗识多贤”则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贤才的敬重。“二水分闽楚,丹心誓地天”和“感恩怀尺疏,直欲捣祁连”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决心,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军事家的勇气和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主筹边日,孤臣应召年: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作为孤臣的孤独感。
  2. 临池惊短鬓,聚梗识多贤: 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贤才的敬重。
  3. 二水分闽楚,丹心誓地天: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决心。
  4. 感恩怀尺疏,直欲捣祁连: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感激和忠诚,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军事家的勇气和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圣主筹边日,孤臣应召年”,“临池惊短鬓,聚梗识多贤”,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比喻: “临池惊短鬓”中的“短鬓”比喻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
  • 拟人: “丹心誓地天”中的“誓”字赋予了“丹心”以人的行为,表达了作者的忠诚和决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忠诚和决心。作者通过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臣子和军事家的复杂情感。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主: 皇帝,象征权威和国家的中心。
  • 孤臣: 作者自己,象征孤独和忠诚。
  • 临池惊短鬓: 临池时惊讶于自己的短鬓,象征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衰老。
  • 聚梗识多贤: 聚集时认识到许多贤才,象征贤才的聚集和作者对贤才的敬重。
  • 二水分闽楚: 二水分别流经闽楚两地,象征作者的家乡和任职地。
  • 丹心誓地天: 以赤诚之心向天地发誓,象征忠诚和决心。
  • 感恩怀尺疏: 感恩之情使我怀揣着一尺长的奏疏,象征对皇帝的感激和忠诚。
  • 直欲捣祁连: 直欲攻打祁连山,象征决心和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圣主筹边日”中的“圣主”指的是谁? A. 皇帝 B. 将军 C. 文人 D. 贤才

  2. 诗中“临池惊短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虑 C. 惊讶 D. 平静

  3. 诗中“感恩怀尺疏”中的“尺疏”指的是什么? A. 一尺长的奏疏 B. 一尺长的书信 C. 一尺长的剑 D. 一尺长的画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戚继光的其他诗作,如《出塞》、《登岳阳楼》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军事生涯和文学成就。

诗词对比:

  • 与岳飞的诗作《满江红》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忠诚和决心,但戚继光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作为军事家的勇气和决心,而岳飞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作为文人的悲壮和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戚继光全集》
  • 《明代诗词选》
  • 《明代军事史》

以上是对戚继光的《奉召北还,元日邀友人集大安暨氏耀金亭,分得连字》的详细解析和相关资料推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华顶玉井楼 其一 赠王弘文 张侍御谪判晋州 其一 琴溪 赠泽庠赵广文三首 其二 答龚孝升 郡斋即事 谢政府馈金 冬述四首示子培 其三 百舌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在谷满谷 委曲从顺 生字旁的字 吊窗 虫字旁的字 概念的限制 口字旁的字 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喻的成语 定制 幺花十八 大斗小秤 身字旁的字 躬体力行 页字旁的字 缓步代车 飉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