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1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13:35
腊雪次迟韵
作者: 苏辙
冬储久未办,佳雪为人留。
谷豆入高廪,薪蒸转十輈。
纷纷了岁事,闵闵念农畴。
家有二顷田,一顷种米麰。
风声夜中变,飞霰晓未休。
粗毕今岁寒,复免来年忧。
天公知人心,未祷得所求。
倾瓢有遗酌,起和田中讴。
这首诗表达了冬季贮藏谷物的工作尚未完成,而美好的雪景却停留在人间。谷豆已被储存到高高的仓库,蒸煮的柴火转动了十次。岁末的事情纷纷结束,我心中惦念着农田的情况。家里有两顷田地,其中一顷用于种植稻米。夜间的风声变了,清晨的飞雪还未停息。粗略算来,今年的寒冷已接近尾声,明年也可免去忧愁。天公明白人心,我所祈求的却未能如愿。倾洒的酒水还有些剩余,便在田中吟唱起歌来。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溪,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苏东坡的弟弟。苏辙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这首诗创作于腊月,表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与忧虑,同时也表现了北方寒冬的自然景观。诗中描绘了丰收的希望与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农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腊雪次迟韵》通过描绘冬季的雪景和农田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农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开篇以“冬储久未办,佳雪为人留”引入,表达了冬季储存粮食的紧迫感。接着,诗人用“谷豆入高廪,薪蒸转十輈”描绘了农作物的丰收与储存的繁忙,表现了对丰收季节的珍惜。
“纷纷了岁事,闵闵念农畴”一联,写出了岁末的忙碌与对农田的牵挂,传达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风声夜中变,飞霰晓未休”,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与自然变幻,传递出一种自然的力量与人对生命的无奈。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朴素的农人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表现出一种淡然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冬季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农业的重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苏辙作为农民诗人的关怀与思考。
诗中提到“冬储久未办”,这是指什么?
A. 春天的农事
B. 冬季的粮食储存
C. 秋天的收获
诗中的“家有二顷田”反映了什么?
A. 家庭富裕
B. 生活的单调
C. 农民的生计
“天公知人心”表明了什么思想?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对上天的祈求
C. 对人心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