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2:10
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持身守忠恕,临事耻浮沉。
直道更三黜,平生惟一心。
家风来自远,国论老弥深。
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见侵。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一个人应该保持忠诚和宽恕的品德,面对事情时不应该有浮躁和沉沦的情绪。即使因坚持正道而遭到多次贬谪,自己一生仍然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家族的风范是源远流长的,国家的评价则随着时间愈加深厚。真正的美德如同美玉,尽管会被泥沙所污,但其本质仍然是无价的。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通过其内容反映了忠诚、正直和坚守原则的传统美德,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背景,如《论语》中强调的“仁”“义”。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其兄苏轼共称“苏门四学士”。他在诗歌、散文及政治理论上都有较高的造诣,提倡忠诚和正直的为人处世态度。
这首挽词是为了悼念范仲淹而作,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与文学家,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苏辙在此诗中以范仲淹的品德为楷模,表达对其的敬仰与哀悼。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道德观念,体现了诗人对忠诚和正直的推崇。诗中强调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坚持与不屈,尤其是在面对贬谪与挫折时,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诗人将个人品德与家族、国家的关系结合起来,展示了历史的传承与个人的担当。诗中“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见侵”一句,以比喻的方式揭示了真正的品德虽会受到外界的污蔑与侵扰,但其本质依然是光辉灿烂的,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不懈努力。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忠诚、正直及坚守信念的赞美,反映了个人道德修养在社会和历史中的重要性。
诗中“忠恕”指的是什么?
A. 忍耐与包容
B. 忠诚与宽恕
C. 忠心与恕罪
答案:B
诗人提到“三黜”是指什么?
A. 三次被提升
B. 三次被贬
C. 三次被称赞
答案:B
诗中“令德真如玉”是用来比喻什么?
A. 个人的财富
B. 个人的美德
C. 个人的外貌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