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复病三首》

时间: 2025-04-23 15:10:19

诗句

病作日短至,病消秋气初。

山深足氛瘴,俗俭少肴蔬。

药乱曾何补,心安当自除。

朝廷闵流落,已是脱迁居。

寒作埋冰雪,热攻投火汤。

今生那有此,宿业未应亡。

委顺一无损,力争徒自伤。

颓然付一榻,是处得清凉。

一病五十日,复尔当解官。

不才归亦乐,无食去犹难。

黾勉人应笑,低徊意已兰。

旧师摩诘老,把卷静中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10:19

复病三首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病作日短至,病消秋气初。
山深足氛瘴,俗俭少肴蔬。
药乱曾何补,心安当自除。
朝廷闵流落,已是脱迁居。
寒作埋冰雪,热攻投火汤。
今生那有此,宿业未应亡。
委顺一无损,力争徒自伤。
颓然付一榻,是处得清凉。
一病五十日,复尔当解官。
不才归亦乐,无食去犹难。
黾勉人应笑,低徊意已兰。
旧师摩诘老,把卷静中看。


白话文翻译

我因病而感到日子过得短暂,病好之后秋天的气息才刚刚开始。
山中深处充满了瘴气,世俗生活朴素,食物少得可怜。
药物再怎么混乱也无法补救,心里安稳才是根本。
朝廷对流亡者感到悲伤,自己已经脱离了故乡。
寒冬如同埋藏冰雪,酷暑又像浸泡在火汤中。
今生怎么会有这样的遭遇,过去的业障不应该消失。
随顺命运并没有什么损失,拼命争斗反而自伤。
我颓然地躺于床榻,这里正好得到了清凉。
一病将近五十天,看来再也无法担任官职。
虽然不才回乡也乐,自然无食离去还是困难。
努力的人应该被嘲笑,而我徘徊的意念已如兰花般淡雅。
旧师摩诘老先生,正安静地翻阅书卷。


注释

  • 氛瘴:指山中潮湿的空气和有害的气体,常指瘴气。
  • 肴蔬:指美味的菜肴和青菜。
  • 药乱:指药物的副作用。
  • 心安:内心的宁静与安稳。
  • 朝廷闵流落:指朝廷对流亡者的同情。
  • 宿业:指前世所造的业障。
  • 委顺:顺从命运。
  • 颓然:形容消沉的状态。
  • 摩诘:指王维,苏辙的老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洵的次子。与弟苏轼并称,二人共同被称为“苏门弟子”。在诗歌、散文等多方面都有杰出贡献,主张以简约之笔表现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复病三首》创作于苏辙身患重病之时,反映他在病中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展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接受。


诗歌鉴赏

苏辙的《复病三首》以病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安宁。诗的开头通过对短暂日子的感慨,传达出因病而产生的时光流逝的无奈。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内心的平静似乎逐渐恢复,反映了他对生活的重新认识。

诗中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尤其是“山深足氛瘴”,展现了他身处的艰苦环境,同时也隐喻着内心的苦闷。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思考。接下来的句子“药乱曾何补,心安当自除”,表达了他对药物依赖的否定,强调了内心的安宁和自我救赎的重要性。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苦痛转向一种淡然的哲思,最终表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接受与顺其自然的态度。“委顺一无损,力争徒自伤”一句反映出对抗命运的无力感,强调了顺应生活才是解脱之道。

最后,诗人以“旧师摩诘老,把卷静中看”来结束,表现出对知识和艺术的向往,似乎在提醒读者在困境中也应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病作日短至:因病而感到日子过得快,暗示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2. 病消秋气初:病好后才感受到秋天的气息,隐喻恢复生机的希望。
  3. 山深足氛瘴:描绘山中环境恶劣,传达出身处困境的无奈。
  4. 俗俭少肴蔬:生活的艰辛,让人感到食物的匮乏。
  5. 药乱曾何补:药物再多也无法真正治愈,强调内心的宁静。
  6. 心安当自除:只有内心安宁,才能真正从病痛中解脱。
  7. 朝廷闵流落:朝廷对流亡者的同情,反映社会对人心的关注。
  8. 寒作埋冰雪:严寒的环境如同被冰雪掩埋,象征着无情的命运。
  9. 热攻投火汤:酷热的环境如同被火汤烹煮,强调生活的严酷。
  10. 今生那有此:对自己遭遇的无奈与质疑。
  11. 宿业未应亡:承认过去的业障对现状的影响,反映出因果观念。
  12. 委顺一无损:顺应命运,没有什么损失,反映出接受的智慧。
  13. 力争徒自伤:抗争命运只会自伤,强调顺其自然的重要性。
  14. 颓然付一榻:意指放弃争斗,接受现实,获得内心的宁静。
  15. 是处得清凉:在困境中反而得到了心灵的清凉。
  16. 一病五十日:长时间的病痛让人感到无奈。
  17. 复尔当解官:面对身体的虚弱,官职似乎变得无意义。
  18. 不才归亦乐:即使回乡也能找到乐趣,反映出对生活的豁达。
  19. 无食去犹难:离开故乡依然面临生活的困难。
  20. 黾勉人应笑:努力的人可能被嘲笑,反映出社会的无情。
  21. 低徊意已兰:徘徊的心境如兰花般清雅,表现出淡泊名利的心态。
  22. 旧师摩诘老:提及老师王维,强调对文化和精神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作埋冰雪”,比喻严酷生活的压迫。
  • 对仗:如“寒作埋冰雪,热攻投火汤”,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如“今生那有此”,加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辙对生命的思考,对命运的接受,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在病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但通过自我反省与接受,逐渐找到了内心的平和。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苦痛。
  • 山深:象征困境与艰辛的生活环境。
  • 秋气:象征着生命的恢复与希望。
  • :象征着外在的帮助,但未必能治愈内心的痛苦。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的意象不仅传达了身体的苦痛,也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 秋气的出现,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重生。
  • 的无效,提示人们内心的安宁才是治愈的关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复病三首》的作者是?

    • A. 苏轼
    • B. 苏辙
    • C. 王维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心安当自除”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外在环境的影响
    • B. 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 C. 对命运的抵抗
    • D. 对他人的嘲笑
  3. 诗中“寒作埋冰雪,热攻投火汤”主要用来描绘:

    • A. 四季变化
    • B. 生活的艰难
    • C. 自然的美丽
    • D. 个人的情感

答案

  1. B. 苏辙
  2. B. 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3. B. 生活的艰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病中偶成》:李白的作品,表现病中情感的思考。
  • 《病中吟》:白居易的诗作,描写病中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探讨人生的哲思,但更侧重于历史与自然。
  • 王维的《山居秋暝》: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风格更为淡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苏辙的《复病三首》,并通过多角度的分析与互动学习,提升对古诗词的欣赏与理解能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陪张鹤舫师吴白厂学博云龙桥玩月 钓鱼词 寄怀南中兄弟 迟徐九香不至有寄 薄暮 同黎弼轩游慈云寺 其二 同黎弼轩游慈云寺 其一 采桑子 平湖乐 怀雁浦旧居 蝶恋花 立春日同竹垞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日暖风恬 厄字旁的字 檀子 玉沙 衣字旁的字 蹙蹙靡骋 软玉娇香 哀鸿满路 包含秽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难折 荣峻 戴大帽子 沁人肺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