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3:24
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
作者:苏辙
与君外兄弟,初如一池鱼。
中年云雨散,各异涧谷居。
客舍复相従,语极长欷歔。
青衫奉朝谒,白发惊晨梳。
百年不堪把,一樽欢有余。
清言我未厌,昨夜闻除书。
淮南早已久,疲民食田蔬。
诏发上供米,仍疏古邗渠。
要须贤使君,均此积岁储。
径乘两桨去,不待五马车。
别离难重陈,劳徕不可徐。
政成得召节,岁晚当归欤。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表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起初,他们如同一池鱼般亲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各自经历了许多风雨,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尽管如此,他们在客舍相聚,仍能畅谈往事,感慨万千。作者穿着青衫前来拜访,看到表弟的白发,心中感慨不已。人生短暂,难以把握,唯有一杯酒足以欢愉。尽管我对清谈不感厌倦,但昨夜得知的消息让我忧心:淮南的百姓生活困苦,靠着田间的蔬菜为生。朝廷虽然发米上供,但仍然要疏通古老的邗渠,解决民生问题。希望能有贤明的官员来管理,公平地分配这些积累的财富。我想乘船直去,不必等五马车来接。别离的苦涩难以重述,劳累的行程也不可延误。等到政事顺利,年末我便可以回家了。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容,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而闻名,风格清新明快,兼具思想深度。苏辙的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及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这首诗作于苏辙得知表弟程之元要被任命为楚州知州之际,表达了对表弟的祝福与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特别是民生问题的困扰。
苏辙的《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是一首深情而又饱含社会关怀的诗作。诗中以“青衫奉朝谒,白发惊晨梳”开篇,展现了表弟的年迈与时光的流逝,既是个人情感的流露,也蕴含了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诗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生动而真实,仿佛让人看到了彼此的依依惜别之情。
“百年不堪把,一樽欢有余”一句,深刻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酒虽美好,但终究难以挽留时间的流逝。随后的“淮南早已久,疲民食田蔬”则引入了社会现实,表现了对民生困苦的关切,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个人情感到社会关怀,再到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苏辙深厚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个人的祝福,更是一种对社会的思考与期待。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亲情、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个人情感的寄托,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青衫”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淮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