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42
桥山怀古
作者: 舒元舆 〔唐代〕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
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
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渠搜。
桥山突兀在其左,荒榛交锁寒风愁。
神仙天下亦如此,况我戚促同蜉游。
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
哀喧叫笑牧童戏,阴天月落狐狸游。
却思皇坟立人极,车轮马迹无不周。
洞庭张乐降玄鹤,涿鹿大战摧蚩尤。
知勇神天不自大,风后力牧输长筹。
襄城迷路问童子,帝乡归去无人留。
崆峒求道失遗迹,荆山铸鼎馀荒丘。
君不见黄龙飞去山下路,断髯成草风飕飕。
全诗翻译
轩辕皇帝厌倦了时代的变迁,经过了无数的秋天,渌水奔流不息,浩荡向东南流去。如今的我目睹了古今无不归于死亡,唯有这天地之间显得悠长无尽。我骑着驿马来到这里,古时听闻此地是个寻找渠水的地方。桥山巍然耸立在我的左侧,荒草丛生锁住了寒风的愁绪。神仙在世间也是如此,何况我只是个无忧无虑的游人。谁说衣冠会葬于此地,不见弓箭何人来收?哀号与欢笑伴随牧童嬉戏,阴天里月落,狐狸在游荡。我却想起皇帝的坟墓在此立着,车轮和马迹无不环绕。洞庭湖的乐声传来,玄鹤在高空飞舞,涿鹿之战摧毁了蚩尤。知勇的神明在天上不自大,风后的力量让牧人在长久的筹划中失利。襄城迷路向小童询问,帝乡归去却无人留恋。崆峒山求道却失去了踪迹,荆山铸鼎只剩下荒丘。你难道不知道黄龙从山下飞去的路,断发化作了草,在风中飘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舒元舆,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常常融入历史和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桥山怀古》创作于唐代,诗人通过对桥山的怀古情怀,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桥山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桥山的描写,抒发了对古代历史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部分,诗人以轩辕黄帝为引子,表现了对历史长河的深刻理解,暗示着无论是何时何地,生与死都是不可避免的命运。接着,诗人描绘了桥山的景象,突显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氛围,这种情感在“荒榛交锁寒风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寒风的萧瑟与内心的愁苦。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神仙、牧童等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人世间繁华与平淡的思考,尤其是“谁言衣冠葬其下,不见弓剑何人收”一联,传达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暗示着在历史的长河中,最终人们都将归于尘土,留不下任何痕迹。结尾部分,诗人以黄龙飞去、断髯成草的意象,表现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诗人通过自然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深邃的哲学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表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传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轩辕”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黄帝
B. 孟子
C. 李白
D. 杜甫
诗的主题主要是围绕哪个方面展开的?
A. 友情
B. 自然
C. 历史与人生
D. 爱情
“荒榛交锁寒风愁”中的“荒榛”主要指什么?
A. 荒草
B. 荒山
C. 荒林
D. 荒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桥山怀古》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杜甫的情感更加沉重,体现出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而舒元舆则更侧重于历史的宏观视角。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