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郄推官因以戏赠》

时间: 2025-05-02 15:03:40

诗句

寄书常切到常迟,今日凭君君莫辞。

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3:40

原文展示:

寄书常切到常迟,今日凭君君莫辞。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寄出的书信常常急切地盼望到达,但总是迟迟未到。今天托付你传递,请你不要推辞。如果要问那位美人很容易辨认,她在莲花府中是最清瘦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寄书常切:急切地寄出书信。
  • 到常迟:到达的时间总是很晚。
  • 凭君:托付给你。
  • 莫辞:不要推辞。
  • 玉人:美人,这里指收信人。
  • 殊易识:很容易辨认。
  • 莲花府:指收信人的居所。
  • 最清羸:最清瘦。

典故解析:

  • 莲花府:可能暗指收信人的居所清雅脱俗,如同莲花般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约737-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寄信给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寄信给友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诗中提到的“莲花府”可能是友人的居所,诗人希望友人能够顺利收到书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寄信这一日常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期待。诗中“寄书常切到常迟”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书信传递的急切心情,又暗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后两句“若问玉人殊易识,莲花府里最清羸”,则通过描绘友人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寄书常切到常迟”,表达了诗人对书信传递的急切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书信传递的不易。
  • 第二句“今日凭君君莫辞”,诗人托付友人传递书信,希望友人不要推辞。
  • 第三句“若问玉人殊易识”,诗人提到友人很容易辨认,暗示友人的独特之处。
  • 第四句“莲花府里最清羸”,通过描绘友人居所的清雅和友人的清瘦形象,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莲花府”比喻友人居所的清雅脱俗。
  • 拟人:“寄书常切”将书信拟人化,表达诗人对书信传递的急切心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通过寄信这一行为,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府:清雅脱俗的居所。
  • 玉人:美人,指友人。
  • 清羸:清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莲花府”是指什么? A. 友人的居所 B. 诗人的居所 C. 书信的传递地 答案:A

  2. 诗中“玉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收信人 C. 传递书信的人 答案:B

  3. 诗中“寄书常切到常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书信传递的急切心情 B. 对友人的不满 C. 对书信传递的不关心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卢纶《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郄推官因以戏赠》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但前者通过寄信这一行为,后者通过送别这一场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纶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卢纶的部分诗作。

相关查询

重游洞霄宫 玉岩遗迹 玉岩忘归 玉岩石刻 游玉岩即事 游洞霄宫 咏丹桂 挽莫与伦 头清音亭 题翠蛟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手软脚 豆字旁的字 丰容盛鬋 袖袪 救偏补弊 生事扰民 断袖之宠 龍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奉开头的成语 包含怯的词语有哪些 涂饰 氏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逞妍斗色 入褚 管宁割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