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8:1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8:18:09
宿青云驿
作者: 吴融 〔唐代〕
苍黄负谴走商颜,
保得微躬出武关。
今夜青云驿前月,
伴吟应到落西山。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苍黄的天空仿佛在谴责我这个商人的面容,但我依然保住了自己的身躯从武关走出。今晚在青云驿前的明月,应该会伴随着我的吟唱,直到它落入西山。
吴融,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行旅体验,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作于旅途中,表现了诗人在行旅中的孤独感受和对自然的思考,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宿青云驿》是吴融在旅途中写的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首联中的“苍黄负谴”一语,既描绘了天色的苍茫,也隐含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责,似乎在说,苍天对他这个商人有所指责。而“保得微躬出武关”则表现了诗人虽身处逆境,却仍然坚强地走出困境。这种矛盾的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深度。
接下来的“今夜青云驿前月”,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的展现,明月将成为他孤独吟唱的伴侣。最后一句“伴吟应到落西山”,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情感的寄托,明月与吟唱的结合,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自由的向往。整首诗在意象的描绘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带有浓厚的旅途情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情感的孤独,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苍黄负谴”意指什么?
“微躬”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云驿”象征着什么?
对比吴融的《宿青云驿》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但《宿青云驿》更多展现了孤独与自我反省,而《登鹳雀楼》则更为壮阔,表现了远大的志向与胸怀。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描绘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