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09
送僧上峡归东蜀
巴字江流一棹回,
紫袈裟是禁中裁。
如从十二峰前过,
莫赋佳人殊未来。
将要送走的僧人,乘着一只小船,在巴字江上顺流而下,
他身穿紫色的袈裟,仿佛是从皇宫中裁制而成的。
如果他从那十二座高峰前经过,
就请不要为那美丽的佳人赋诗,因为她恐怕再也无法回来了。
此诗中涉及的“佳人”与“归”可能指代诗人内心的情感寄托,代表他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
吴融,字子充,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吴融送别一位僧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巴字江流一棹回”以清晰的画面感呈现出江水流动的情景,既是对僧人旅程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暗示。紫袈裟的描绘使得僧人形象更加鲜明,袈裟的颜色暗示着其身份的尊贵与神圣,仿佛是从禁宫中走出的高人。接下来的两句则将重心转向一个更为深沉的主题,诗人提醒僧人在经过那十二峰时,不要赋诗给心中的美人,这既是对离别的感伤,也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如同流水般无法挽留。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人心的方式,使得整首诗更具层次感,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袈裟”象征什么?
A. 高贵身份
B. 贫穷
C. 普通人
诗中“巴字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长江
B. 巴河
C. 黄河
诗人希望经过十二峰时不赋诗给佳人,体现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惋惜
C. 无所谓
答案:1.A 2.B 3.B
吴融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惜别之情,吴融更强调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