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16
短艇惊涛里,阴森怆客魂。
悬崖疑欲坠,逆溜势如奔。
峡暝天无色,云深日易昏。
从来多险地,何止说龙门。
在波涛汹涌的峡谷里,轻舟在水面上颠簸,令人感到阴森恐惧。悬崖仿佛随时要坠落,急流的水势如同奔跑一般。峡谷深邃,天色似乎没有任何光彩,浓云密布,日光容易昏暗。自古以来,这里就多险地,何止是传说中的龙门呢?
“龙门”出自《庄子》,是指鱼跃过龙门后变成龙的传说,象征着成功与变迁。诗中提到龙门,实际上是在强调险地的多样性,表明作者对自然险恶的深刻体会。
高銮,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具有深邃的哲理思考和人文关怀。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中宿峡》创作于作者游历中,目睹壮丽而又险恶的自然景观,心生感慨,遂作诗以抒发情感。此时正值清代,山水游历成为文人雅士的重要活动,诗歌也常常成为记录游历情怀的载体。
《中宿峡》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峡谷的险峻和自然的壮美。开篇“短艇惊涛里”,用短艇与惊涛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在峡谷中航行的艰难与危险。接下来的“阴森怆客魂”,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恐怖,令人感到不安。悬崖的描写,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与不可预测,紧接着的“逆溜势如奔”则用动感的语言表现了水流的急速与力量,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后两句以“峡暝天无色,云深日易昏”描绘了峡谷的阴暗,给人一种压抑感,暗示着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无力。最后一句“从来多险地,何止说龙门”则将主题升华,反映出自然的险恶是无处不在的,不仅仅局限于龙门之地,警示人们在驰骋于自然时应保持敬畏之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险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无奈,反映出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龙门”象征什么?
A. 成功
B. 失败
C. 平淡
D. 安宁
“短艇惊涛里”中“惊涛”指的是什么?
A. 平静的水面
B. 波涛汹涌
C. 温柔的海浪
D. 河水缓流
此诗的主旨是什么?
A. 赞美大自然的美丽
B. 强调自然的险恶与人生的无常
C. 讲述个人的旅行经历
D. 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答案: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多体现了对山的崇敬与向往,与高銮对峡谷的险恶形成鲜明对比。
李白《庐山谣》:强调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哲理,虽也有险境描写,但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