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1:26
醉蓬莱
李商隐 〔宋代〕
庆朋良相遇,夷夏均欢,福沾绵宇。
扶日勋高,更补天力巨。
学造渊微,文赓三圣,被褒语。
来自丹台,生逢华旦,身登仙路。
衮绣归来,水晶宫里,燕处超然,去天尺五。
绿发朱颜,照青春如故。
一粒刀圭,五更丹灶,与赤松游处。
只恐看着蒲轮,趣上沙堤归去。
这首诗的意思是:庆祝与良朋相聚,四方同欢,福气遍及天地。扶持日月的功勋更高,补天的力量也更为强大。学习造化的深邃,文采承继三位圣人,被赞美的言辞环绕。来自天上的丹台,生逢华美的旦时,身步入仙境之路。身披华丽的绣袍,归来于水晶宫中,鸟儿在此自在飞翔,去往天边五尺之高。年轻的容颜如昔,照耀着青春。一粒刀圭在手,五更时分的丹灶,与赤松仙人游玩。只怕看着蒲轮,便要心生归去沙堤的念头。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其诗风多表现个人情感,常有隐晦之处和深远的寓意,擅长用典。
《醉蓬莱》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巅峰时期。社会动荡及个人遭遇的困扰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醉蓬莱》体现了李商隐在诗歌中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以庆祝朋友相聚为引子,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扶日勋高,更补天力巨”,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英雄主义的向往。与此同时,诗中描绘的仙境意象如“水晶宫”、“丹台”等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在层层推进中,情感愈加浓烈,最后以“只恐看着蒲轮,趣上沙堤归去”收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传达了对青春、理想和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内心的惆怅与不安,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庆朋良相遇”的意思是:
A. 朋友相聚的快乐
B. 朋友离开的悲伤
C. 朋友之间的争吵
D. 朋友的背叛
“丹台”在诗中象征:
A. 现实的无奈
B. 理想的境界
C. 友谊的珍贵
D. 荣耀的归来
诗中提到的“蒲轮”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归隐的象征
C. 朋友的姓名
D. 一种动物
对比李白的《庐山谣》,李白的诗歌展示了更为豪放的情怀,而李商隐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