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0:11
长贪山水羡渔樵,自笑扬鞭趁早朝。今日建谿惊恐后,李将军画也须烧。
这首诗表达了对山水景色的向往与对渔樵生活的羡慕,作者自嘲地笑着催马赶路,想要早早出发。然而今天在建谿却感到惊恐和后悔,李将军的画作也只能烧毁。
“李将军”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著名的将军,其画作在古代常被视为艺术珍品。诗中提到“须烧”或许是象征着对过去的遗憾和对现状的无奈。
韩偓,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山水的向往与实际生活的矛盾中,反映了他对渔樵生活的羡慕以及内心的挣扎。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水之美与现实的惊恐,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向往自然、渔樵生活的画面,展现出一种悠闲和自在的情境。然而,随着诗句的转折,作者在建谿感到惊恐,似乎与前面的向往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诗中“自笑”表现了作者的自嘲与无奈,尽管内心渴望自由的生活,却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这种对比与转折让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与思想,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恐惧。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困惑。
韩偓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自笑扬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李将军画也须烧”中的“烧”象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