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33
元献晏公挽辞三首
作者: 王安石
文章晋康乐,经术汉公孙。
旧秩疑丞贵,前功保傅尊。
传呼犹在耳,会哭已填门。
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
这首诗表达了对晏公的哀悼。古人曾在晋朝的康乐之地写过文章,汉朝的公孙弘在治国理政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晏公的旧任职务让人怀疑他在丞相之位上的权贵地位,但他之前的功绩仍然令人尊敬。人们对他的呼唤仍在耳边回响,至今会哭的场面已经填满了大门。萧瑟的秋风吹拂着城南的道路,战歌在九原的高地上响起。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变法运动而闻名,主张改革以振兴国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深刻的思想性。
此诗为悼念晏公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怀念与敬重。晏公生前在政治和学术上都有很高的成就,王安石以此诗歌表达对他的哀悼及对其功绩的肯定。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形式,字句凝练。首句提到的“文章晋康乐”,展现了晏公的文才,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接下来的“经术汉公孙”则强调了晏公在政治上的成就,借用历史人物的成就来凸显晏公的地位。诗中“旧秩疑丞贵”反映出社会对晏公地位的复杂看法,表现出人们的怀疑与尊重并存的情感。
“传呼犹在耳”道出了人们对晏公的不舍与怀念,场景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而“萧瑟城南路,鸣笳上九原”则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意境。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晏公的生平与成就,也反映了诗人对逝去时代的感伤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晏公的怀念,表达了对人才的尊重以及对逝去时代的追思,体现了王安石关心国家与社会的情怀。
诗中提到的“文章”指的是?
A. 文学作品
B. 政治文件
C. 诗歌
D. 小说
“鸣笳”象征着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悼
C. 期待
D. 平静
王安石在诗中是如何看待晏公的?
A. 不屑一顾
B. 深感怀念
C. 认为其无能
D. 认为其太过权贵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