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郎侍郎》

时间: 2025-05-02 12:17:08

诗句

两朝人物叹贤豪,凛凛清见晚见褒。

江汉但归沧海阔,丘陵难学太山高。

放怀诗酒机先息,回首功名世自劳。

久愿作公樽俎客,恨无三亩斲蓬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7:08

原文展示:

寄郎侍郎
王安石

两朝人物叹贤豪,
凛凛清见晚见褒。
江汉但归沧海阔,
丘陵难学太山高。
放怀诗酒机先息,
回首功名世自劳。
久愿作公樽俎客,
恨无三亩斲蓬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贤人豪杰的感慨,面对两朝的变迁,才俊之士在晚年时受到了清白的表彰。江汉的水流归入宽广的沧海,而丘陵却无法与高耸的泰山相比。诗人放开胸怀,享受诗酒,早已不再追求名利,回首往事,感叹一生的辛劳。长久以来,我希望能成为公卿的樽俎之客,却遗憾没有三亩土地可以种植蓬蒿。

注释:

  • 两朝:指宋朝的两位皇帝;这里暗示诗人经历了两个朝代。
  • 凛凛清见:形容清白的名声在晚年时得以显现。
  • 江汉:指长江和汉水,这里表示宽广的水面。
  • 沧海阔:比喻大海的广阔,象征人生的广阔与无尽。
  • 丘陵:小山丘,象征力量与成就的渺小。
  • 放怀:放开胸怀,心态放松。
  • 公樽俎客:指的是在朝中做官的人,享受荣华富贵。
  • 三亩斲蓬蒿:比喻理想的隐居生活,三亩地可以种蓬蒿,显示一种平淡而自足的生活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致力于国家的富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寄郎侍郎》写于王安石晚年,正值政治生涯的反思期。诗人回忆起自己的一生,感慨自己曾经的理想与追求,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对人才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寄郎侍郎》通过对两朝人物的感叹,展现了王安石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叹贤豪”引入,表明对才俊的敬仰和惋惜,这种情感贯穿全文。接着,通过“江汉”和“丘陵”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局限的无奈,江汉的浩大象征着广阔的前途,而丘陵则显示出力量的微弱,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在诗的中段,王安石选择放怀于酒诗之中,表现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这种态度在“回首功名世自劳”中得以强化,诗人意识到追逐名利的辛劳,最终却只得一声叹息。最后,诗人以“久愿作公樽俎客”结束,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呈现了王安石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出一种“归隐”的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朝人物叹贤豪:诗人对两朝的贤人豪杰感到惋惜与钦佩。
  • 凛凛清见晚见褒:晚年时,清白的名声被人们认可与赞美。
  • 江汉但归沧海阔:江河归入大海,象征人生的广阔与无尽。
  • 丘陵难学太山高:小丘陵无法与高山相比,表达个人成就的渺小。
  • 放怀诗酒机先息:诗人选择放松心情,享受诗酒。
  • 回首功名世自劳:回顾一生的功名,感叹其中的辛劳。
  • 久愿作公樽俎客:渴望成为公卿,享受荣华富贵。
  • 恨无三亩斲蓬蒿:遗憾没有土地,无法过上理想的隐居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江汉”和“丘陵”的对比,强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象征:江汉与沧海象征广阔的前途,丘陵与泰山象征成就的渺小。
  • 反复:通过回首与放怀的反复,强调对过往的思考与反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功名的淡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汉:象征人生的广阔与无尽的追求。
  • 沧海:代表自由与人生的宽广。
  • 丘陵:象征成就的渺小与局限。
  • 诗酒:代表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的生活状态。
  • 公樽俎客:象征对高官厚禄的渴望。
  • 三亩斲蓬蒿: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表达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寄郎侍郎》是谁写的?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2. 诗中“江汉”象征什么? a) 个人的渺小
    b) 人生的广阔与无尽
    c) 名利的追求

  3.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遗憾?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感慨

答案:

  1. b) 王安石
  2. b) 人生的广阔与无尽
  3.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感情真挚。
  • 《早发白帝城》 李白: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人生的壮美。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寄郎侍郎》 vs. 杜甫的《登高》
    • 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王安石更侧重于对隐居理想的向往,而杜甫则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安石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归舟偶述 其一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二 竹枝词送人还吴 其一 读曲歌 其二 读曲歌 其一 醒酒歌 妇薄命 欢闻歌 其二 欢闻歌 其一 夜夜曲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吸的成语 香字旁的字 通前澈后 志同道合 合心合意 诲利 衣字旁的字 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过季 钟鼎之家 绘像 卤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燕燕莺莺 愣头呆脑 骑鹤扬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