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5:19
送裴如晦宰吴江
作者: 王安石
青发朱颜各少年,
幅巾谈笑两欢然。
柴桑别后余三径,
天禄归来尽一廛。
邂逅都门谁载酒,
萧条江县去鸣弦。
犹疑甫里英灵在,
到日凭君为舣船。
这首诗写了青涩少年时光的愉悦,描述了与友人裴如晦的别离。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再次相聚的期待。前四句描绘了年轻时的欢笑与别离后的孤寂,后四句则展现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和对友人才能的认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推行变法著称,倡导新法,作品涵盖诗、文、词、赋等多种体裁。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政治、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安石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友谊显得尤为珍贵,诗中流露出一种对青春与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头两句描绘了青春年少的快乐时光,青发朱颜,象征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接下来的“柴桑别后”则流露出离别的惆怅,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不舍。
“邂逅都门谁载酒”,诗人通过对偶的形式,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渴望。最后的“犹疑甫里英灵在”,不仅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暗示着对友人才能的认可与赞赏,表现出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送别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青春岁月的同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美好相聚的期待。青春的快乐与离别的惆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发朱颜”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年轻的容貌
B. 友人的身份
C. 离别的惆怅
答案: A
“邂逅都门谁载酒”中的“载酒”指的是什么?
A. 送别的酒
B. 欢聚的酒
C. 祝福的酒
答案: B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离别后的孤寂?
A. 青发
B. 天禄
C. 鸣弦
答案: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送裴如晦宰吴江》与李白的《送友人》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但王安石更注重对青春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而李白则更强调离别的伤感与孤独。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相互映衬,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