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35
想见謪仙裔,卷帘双眼寒。
云山千叠碧,飞舞入栏干。
我想见到那位被贬的仙人后裔,
卷起窗帘,看到他那双寒冷的眼睛。
云山层峦叠嶂,碧色如洗,
飞舞的景色映入栏杆之中。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梦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其诗作品以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寄题分宜李克明上舍高居二咏·不碍云山楼》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诗人心境的交融。诗人在此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也透出了隐士情怀和对高人逸士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云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高人(可能是李克明)的情思。开头的“想见謪仙裔”引入了对高人后裔的想象,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接着“卷帘双眼寒”则通过窗帘的卷起,展现出诗人对外界的好奇与渴望,而“双眼寒”则隐含着一种清冷的孤独感,仿佛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
“云山千叠碧,飞舞入栏干”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诗人心灵的共鸣,山峦叠嶂的景象如同诗人心中理想的世界,既美丽又遥不可及。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出诗人对高人和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謪仙裔”指的是?
A. 被贬的仙人后裔
B. 仙人的朋友
C. 诗人的弟子
D. 诗人的家人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世的失望
C.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D. 对历史的反思
在“卷帘双眼寒”中,卷帘代表什么?
A. 诗人的心情变化
B. 眼前的景象
C. 隐藏的情感
D. 理想的追求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