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4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47:01
题画建溪图
六幅轻绡画建溪,
刺桐花下路高低。
分明记得曾行处,
只欠猿声与鸟啼。
这首诗描绘了六幅描绘建溪的轻绡画,画中描绘了刺桐花下的高低道路。我清晰地记得曾经走过的地方,只是少了猿声和鸟鸣的陪伴。
方干(约公元835年-约公元901年),字少云,号雪窗,唐代诗人,出生于江西。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
《题画建溪图》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画作引发对过去游历的回忆,寄托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怀念。
此诗以六幅轻绡画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建溪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往昔游历的追忆。开篇的“六幅轻绡画建溪”,不仅展示了画作的数量和主题,也暗示了诗人对建溪的深切情感。刺桐花的描绘则增添了视觉的美感,刺桐树常常生长在山水之间,给人一种悠闲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路高低”则用简练的语言表现了自然的起伏,仿佛让读者感受到在山水间行走的乐趣。
“分明记得曾行处”,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的怀念,那些清晰的记忆犹如在眼前。最后一句“只欠猿声与鸟啼”则将景与情紧密结合,猿声和鸟啼是自然中常见的声音,它们的缺失让景色显得有些孤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深切向往。这种情感的传递,让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整首诗通过对建溪画作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过往游历的怀念。同时,诗中表现出的孤寂感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轻绡”是什么意思?
A. 一种织物
B. 一种花
C. 一种山
D. 一种动物
诗人对曾经游历的地方有何感慨?
A. 快乐
B. 忘记
C. 怀念
D. 失望
诗中缺少的声音是?
A. 风声
B. 浊水声
C. 猿声与鸟啼
D. 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