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2:21
雨后灵岩路,霜枫落马蹄。
峰回山寺近,树接野天低。
孤塔横云断,层峦割雾齐。
坐看江色暮,乱木鸟争栖。
雨后的灵岩山路上,霜染的枫叶在马蹄下纷纷落下。
山峰回旋,寺庙渐近,树木与低垂的天空相连。
孤独的塔楼横亘在云端,层峦叠嶂与雾气齐平。
坐在这里看江水渐入暮色,乱林中的鸟儿争相栖息。
“灵岩”在古代常与道教文化相关联,是修道之地。诗中提到的“山寺”也暗指佛教寺庙,诗人可能在此探寻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黄之裳,清代诗人,以描绘自然山水著称。他的诗歌常蕴含对自然的深刻观察,风格清新脱俗。
《游灵岩》创作于黄之裳游历灵岩山时,表现了他对秋天美景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
《游灵岩》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诗人在雨后漫步灵岩山,感受到深秋的气息和自然的宁静。开篇提到的“雨后灵岩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气息,伴随着“霜枫落马蹄”的意象,诗人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秋景。接下来的“峰回山寺近,树接野天低”则描绘了层峦叠嶂的壮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于山水的深情。
诗中“孤塔横云断,层峦割雾齐”展现了孤寂与宁静,通过对塔与云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心灵的高远与自然的广阔。最后一句“坐看江色暮,乱木鸟争栖”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诗人坐在山中,静静观赏江水在暮色中的变化,周围鸟儿的争栖使得这一静谧的画面生动起来,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秋天的孤寂与宁静,传达出一种哲理的思考。
诗中“霜枫落马蹄”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秋天的到来
B. 冬天的寒冷
C. 春天的生机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壮观?
A. 孤塔与江水
B. 层峦与雾气
C. 马蹄与霜枫
《山居秋暝》和《游灵岩》均描绘了秋天的山水景色,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静谧的生活状态,而黄之裳则更强调自然的变化与壮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