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0:48
《庆春宫·答徐野君》
作者:沈谦
烟草沉山,蘋风蹙水,天涯又是残春。
唤友莺儿,寻家燕子,那堪花雨纷纷。
心惊物候,空目断江东暮云。
愁来不见,梦去仍迷,此地逢君。
那堪踪迹沉沦,豪气成虹,短发如银。
名重词坛,春波妙曲,几番吹雪萦尘。
凄凉旧事,漫提起教人断魂。
只须付与,月底红牙,掌上青樽。
烟雾缭绕的山间,水面上波涛微荡,已是天涯的残春。
呼唤朋友黄莺,寻找归来的燕子,怎能忍受这一场花雨纷飞。
心中对时节的感慨,眼前却只见东江的暮云悠然。
愁苦降临却无法见到你,梦中游荡仍感迷茫,这里恰巧遇见你。
怎能忍受足迹的沉沦,豪情似虹,短发如银。
名声在词坛上响亮,春波上的妙曲,几度吹雪萦绕在尘世。
凄凉的往事,一提起便教人断魂。
只需将这一切交给,月下红牙,掌中青樽。
作者介绍:沈谦(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婉约,善于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交织于对自然的感受中,表达了抒情和对往事的追忆。
《庆春宫·答徐野君》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描绘的诗作,沈谦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对春天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开篇的“烟草沉山,蘋风蹙水”勾勒出一幅朦胧的山水画卷,宛如在四月的暖春中,细雨轻烟中感受到的恬静与孤寂。接着,诗人通过“唤友莺儿,寻家燕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渴望与期盼,情感的波动在花雨纷飞中愈发明显。
中间部分,诗人写到“心惊物候,空目断江东暮云”,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也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似乎在感叹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最后几句,诗人从对往事的追忆中引出对饮酒的向往,渴望在酒杯中找到慰藉。整首诗如同一曲春日的挽歌,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深深的思念与惆怅,展示了沈谦独特的诗歌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种情感交织在自然的景象与个人的思绪中,形成一幅丰富的情感画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草沉山”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夕阳西下
B. 雪花飘落
C. 春天的烟雾
D. 夏日的阳光
诗人希望通过“掌上青樽”来表达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往事的追忆
C. 通过饮酒来忘却愁苦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短发如银”象征什么?
A. 年轻的活力
B. 年龄的增长
C. 友人的美丽
D. 诗人的才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