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50:38
尘世难向蓬莱游,空怀三山缥缈之银楼。
年光弹指如飞电,安能一室兀坐生烦忧。
懒云先生负奇气,青瞳绿发仙人俦。
与余素心授宝诀,人间何处无丹丘。
更言曾厕仙人里,天风飒飒云雾起。
左携东王公,右携赤松子。
仙山迢迢高入云,方壶员峤气氤氲。
侧身俯视小天地,鸾嘻凤噭空中闻。
忽然驾岱舆,羽盖斑麟车。
琪花杂瑶草,六甲备行厨。
于是振衣长啸,蹑足云巅。
沧海一掬,万山如拳。
白鹤翔兮凌厉,神龙下兮蟠旋。
双童醉舞兮婉转,素女含笑兮翩跹。
螺书薤篆人不识,赤文绿字谁与传?
我不知方丈之峰几万里,扶桑之木几万年?
白眼悠悠诚下士,欲往从之道如咫。
古来慧业多能仙,何必丹砂与玉髓。
秦皇汉武非仙才,鞭山驱石何为尔?
诗成笑傲俯人寰,天惊石破开心颜。
朱草纷披谁处所,白云苍莽何时还?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50:38
听周紫海先生话海外三山之胜
作者:董思凝 〔清代〕
尘世难向蓬莱游,空怀三山缥缈之银楼。
年光弹指如飞电,安能一室兀坐生烦忧。
懒云先生负奇气,青瞳绿发仙人俦。
与余素心授宝诀,人间何处无丹丘。
更言曾厕仙人里,天风飒飒云雾起。
左携东王公,右携赤松子。
仙山迢迢高入云,方壶员峤气氤氲。
侧身俯视小天地,鸾嘻凤噭空中闻。
忽然驾岱舆,羽盖斑麟车。
琪花杂瑶草,六甲备行厨。
于是振衣长啸,蹑足云巅。
沧海一掬,万山如拳。
白鹤翔兮凌厉,神龙下兮蟠旋。
双童醉舞兮婉转,素女含笑兮翩跹。
螺书薤篆人不识,赤文绿字谁与传?
我不知方丈之峰几万里,扶桑之木几万年?
白眼悠悠诚下士,欲往从之道如咫。
古来慧业多能仙,何必丹砂与玉髓。
秦皇汉武非仙才,鞭山驱石何为尔?
诗成笑傲俯人寰,天惊石破开心颜。
朱草纷披谁处所,白云苍莽何时还?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神仙境地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人认为尘世难以到达仙境蓬莱,心中只空怀对三山的追求。岁月如飞,难道能在一室中无所事事而生烦恼?懒云先生是一位奇异的仙人,他与我分享了修仙的秘诀,人间何处没有修炼的地方?他还提到曾经与仙人相处,感受到天风飒飒、云雾弥漫的境界。左边有东王公,右边有赤松子,仙山高入云端,方壶员峤的气息氤氲。俯视小天地,听到空中鸾鸟和凤鸣。突然,驾着岱舆,乘坐着羽盖斑麟的车,周围是琪花瑶草,六甲已备好。于是我振衣长啸,轻步云端,感受大海的宽广与群山的巍峨。白鹤翱翔,神龙盘旋,双童舞姿婉转,素女含笑翩翩。螺书和薤篆无人理解,赤文绿字又有谁能传承?我不知道方丈峰有多高,扶桑树又有多少年?世人目光短浅,想追随这个道理如同咫尺。古往今来,聪慧之人多能成仙,何必依赖丹砂与玉髓呢?秦皇汉武并非真正的仙人,他们又为何驱山劈石?诗成之后,我笑傲人间,天惊地动,心情愉悦。那满地的朱草和苍茫的白云,何时才能再回?
董思凝(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诗风清新,追求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道教文化受到重视的时期。诗人通过与周紫海的谈话,激发了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众多读者。诗人在描绘理想中的仙境时,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沧海”、“白鹤”、“神龙”等,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自由。诗中诸多仙人形象的出现,不仅彰显了道教文化的影响,也反映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人在表达对仙境的向往时,夹杂着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他以“年光弹指如飞电”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宝贵。通过对“白眼悠悠”的描绘,诗人揭示了世人对于追求长生不老的无知与肤浅,强调了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修炼,而非外在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仙境图,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最后以“诗成笑傲俯人寰”表达了对人生的洒脱态度,凸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渗透中,构建出一个理想与现实交织的丰富画卷,给人以深思与启迪。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修炼的重视。诗人通过描绘仙境,反思人生的短暂与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年光弹指如飞电”中的“飞电”比喻了什么?
诗人通过“懒云先生”强调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