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初过汉江》

时间: 2025-05-02 12:18:43

诗句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

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8:43

原文展示:

襄阳好向岘亭看,人物萧条值岁阑。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

白话文翻译:

在襄阳,最好去岘亭远眺,眼前的景象人显得萧条,正值岁末时分。为了报答朋友的盛情,我特意准备了许多酒席,然而昨夜的风雪让江面更加寒冷。

注释:

  • 襄阳:古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
  • 岘亭:指岘山的亭子,风景优美,是观景的好地方。
  • 岁阑:指年末,岁末时节。
  • 习家:指习惯交往的朋友,这里指朋友的家。
  • 置酒:准备酒席,招待朋友。
  • 风雪:形容天气恶劣,寒冷的风和雪。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襄阳”作为地名在唐代诗歌中常常被提到,代表一种山水诗的意境。岘亭作为名胜,象征着思乡和怀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岁末,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情谊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孤寂。

诗歌鉴赏:

《初过汉江》是一首描绘冬季景象与人情冷暖的诗。诗人以襄阳的岘亭为背景,表达了年末时分的萧条感和对朋友的情谊。首句“襄阳好向岘亭看”引出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这不仅是对风景的欣赏,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第二句“人物萧条值岁阑”则带出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岁末的萧条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冷清,更是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为报习家多置酒,夜来风雪过江寒”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感激,准备了丰盛的酒席,但突如其来的风雪又让一切变得寒冷,反映出生活的不易和人情的复杂。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感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诗人站在岘亭,远望襄阳,心中满是对美景的向往。
    • 第二句:描绘年末的萧条,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孤独。
    • 第三句:为了感谢朋友,准备酒席,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第四句:突如其来的风雪,象征着世事的无常与变幻。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襄阳”与“岘亭”,“酒”与“寒”,形成了和谐的对比。
    • 隐喻:风雪象征着生活的艰难,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冬季的寒冷和朋友间的情谊,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襄阳:象征着美好的人生回忆。
  • 岘亭:代表高处的观察与思考。
  • 岁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风雪: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人情的冷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襄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北
    • B. 四川
    • C. 湖南
  2. 诗人为了感谢朋友做了什么?
    • A. 写诗
    • B. 置酒
    • C. 送礼
  3. 诗中提到的“风雪”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生活的艰难
    • C.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比较崔涂的《初过汉江》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但崔涂更多的是对现实冷暖的感慨,而杜甫则带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对兄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内容为《初过汉江》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新昌道中 其二 新昌道中 其一 春日山行 其二 春日山行 其一 山阴 金鳌山集 崇法寺 游贾氏南园 游东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七伐 爪牙之士 母慈子孝 逆耳利行 一清如水 天天 票子 彴略 疋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以讦为直 力字旁的字 乞答 至字旁的字 半开头的成语 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