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1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11:14
行宫词
作者: 王建 〔唐代〕
上阳宫到蓬莱殿,
行宫岩岩遥相见。
向前天子行幸多,
马蹄车辙山川遍。
当时州县每年修,
皆留内人看玉案。
禁兵夺得明堂后,
长闭桃源与绮绣。
开元歌舞古草头,
梁州乐人世嫌旧。
官家乏人作宫户,
不泥宫墙斫宫树。
两边仗屋半崩摧,
夜火入林烧殿柱。
休封中岳六十年,
行宫不见人眼穿。
此诗描绘了上阳宫与蓬莱殿之间的遥远景象,曾经的皇家行宫如今显得荒凉。往昔天子频繁出游,留下的马蹄和车辙遍布山川。那时,各州县每年都要修缮,留下内侍在此监看玉案。自从禁军夺取了明堂,桃源与华丽的绣品长久闭锁。开元年间的歌舞曾经流行,如今梁州的乐人却被厌弃。如今官家缺乏工匠修建宫殿,连宫墙的树木也被砍伐。两侧的仗屋已半毁,夜火焚烧着殿柱。经过六十年不封中岳,行宫里再无人问津。
王建,字子晦,唐代诗人,主要活跃于中期,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边塞、宫廷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情感与社会观察。
本诗写于王建对于皇家行宫的回望与感慨,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诗中对比了往昔的繁华与现今的荒凉,表现了对衰落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行宫词》通过对行宫的描写,展现了唐代盛世到衰落的变迁。诗人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透过行宫的荒凉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开头两句描绘了上阳宫与蓬莱殿的遥远,既有地理的距离,又隐喻着美好理想的失去。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通过“马蹄车辙”形象地表现了昔日的繁华已成往事,令人感慨不已。诗中提到的“禁兵夺得明堂后”,则暗示了权力的更迭与社会动荡,反映了唐代政治的复杂。
此外,诗中还提到“开元歌舞古草头”,显示了诗人对开元年间文化盛世的向往,而“官家乏人作宫户”则揭示了现实中的困境与无奈。最后,诗句“行宫不见人眼穿”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行宫的荒废与无人问津,令人深感时代的变迁带来的无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唐代盛世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深刻反思,揭示了权力更迭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衰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王建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桃源”象征什么?
A. 理想的境地
B. 现实的生活
C. 权力的中心
D. 文化的繁荣
诗中“官家乏人作宫户”反映了什么?
A. 社会繁荣
B. 官府的衰败
C. 文化的兴盛
D. 自然的美丽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历史变迁时的不同情感与表达方式,王建的《行宫词》更注重历史的遗留与文化的消逝,而杜甫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的苦痛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