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34:36
《去妇》
作者: 王建 〔唐代〕
新妇去年胼手足,
衣不暇缝蚕废簇。
白头使我忧家事,
还如夜里烧残烛。
当初为取傍人语,
岂道如今自辛苦。
在时纵嫌织绢迟,
有丝不上邻家机。
新婚的妻子去年辛苦劳作,
衣服来不及缝制,蚕茧已经废弃。
年老让我忧虑家庭琐事,
就像夜里燃烧的烛火逐渐熄灭。
当初为了别人的闲言碎语而成婚,
怎料如今自己却如此辛苦。
当时虽嫌她织绢的速度慢,
然而丝线却无法送到邻家的织机。
《去妇》是一首反映家庭琐事与个人情感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新婚妻子的辛劳与无奈。诗中表现出对往昔理想的反思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开篇描绘了新妇的艰辛,使用“胼手足”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她的劳作之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诗人以“白头”引入了年老后的忧虑,暗示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诗的转折在于对当初选择婚姻的反思,诗人用“傍人语”来表达社会压力对个人选择的影响,突显了人们常常为了外界的看法而做出妥协,最终却陷入了辛苦的生活中。最后一句“有丝不上邻家机”则是对无奈的总结,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无奈,深刻反映了社会中个体的无力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家庭生活的真实反映,以及对选择婚姻与现实生活冲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女性辛劳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对外界压力的无奈与叹息。
诗中“新妇去年胼手足”意为:
A. 新婚妻子在家中休息
B. 新婚妻子辛苦劳作
C. 新婚妻子享受生活
D. 新婚妻子在外游玩
诗中“烧残烛”比喻的是: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家庭的幸福
D. 年轻的梦想
诗人对家庭责任的态度是:
A. 懈怠
B. 拒绝
C. 担忧
D. 高兴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