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33
荒林四面通,门在野田中。
顽仆长如客,贫居未胜蓬。
旧绵衣不暖,新草屋多风。
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林居环境,四面都是荒林,家门却在野田之中。家中常年有个顽皮的仆人,像是外来的客人一样,生活贫困,居住的条件甚至不如蓬草的窝棚。身上的旧棉衣穿不暖,新的草房又多风。唯一的出路就是去山南,那儿有个悠闲的亲戚,他经常贩卖药材。
王建(约750年—830年),唐代诗人,字季良,号半山,出生于今陕西省。王建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田园生活和山水风光。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林居》写于王建隐居生活时期,表现了他对清贫、孤独生活的自省和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
《林居》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荒林、贫居和日常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在这首诗中,王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清冷的环境和悲凉的生活状态。四周的荒林象征着诗人的孤独,而“顽仆”和“贫居”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诗中的“旧绵衣不暖,新草屋多风”生动地展现了他居住环境的艰苦,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透骨的寒冷与无助。
然而,尽管生活艰难,诗人并没有完全沉浸于悲伤之中,而是通过“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表达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微薄希望。山南的亲戚和贩药的生活,似乎为他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的出口,显示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理解。
整首诗在简朴中透出深沉的哲理,王建以平实的笔触描绘出隐居生活的真实与苦涩,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华的淡薄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摹,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感慨,表现了对孤独与贫困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在清苦的生活中,仍然能够寻找一丝温暖与希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荒林四面通”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隐居环境
B. 诗人的繁华生活
C. 诗人的旅行经历
“唯去山南近,闲亲贩药翁”中的“闲亲”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亲戚
C. 诗人的仆人
诗人的居住条件是怎样的?
A. 富裕
B. 贫困
C. 舒适